老子说:“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其实是周以来至春秋时代的一种普遍性的生活描述。根据《帝王世纪》的考证,夏商之际,天下1800方国,那么按当时的总人口来看,每个方国平均人口不过1300人。
宋镇豪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根据夏商之际古城址考古资料,推测当时的平均人口是1500人。周初天下也是一千多个方国,薛涌说:“一千多个国,大体都集中于狭小的中原地区,每国的人口平均也就是几千人。”所以老子说的老死不相往来有经济层面的合理性,因为各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不用往来。人毕竟不能发明自己没见过之物,所谓创造之物本身也是脱胎于现实世界的结构。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对比欧洲中世纪的庄园,也许更容易理解。日耳曼民族消灭了罗马帝国后,各地封建主关起门来过日子,中世纪庄园都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的生活用品基本上都可以自己生产,既种地打粮,也养牛养猪,还有人从事手工,当木匠或者铁匠。也就是说,关上大门与世隔绝也没有任何问题。庄园里的农奴和农民是不能随便离开庄园的。因此“每一个庄园就是一个社会。农民们大概一辈子都不会跑出家乡十里地以外去;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地方,若没有战争波及这里,它与外界就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当时英国布满大大小小这样的庄园”。在日本的轻漫画小说里可以随处见到这种来自西欧庄园的设定,有铁匠,有庄园,有城堡,有定期的集市。。。自给自足,浪漫田园,充满都市人对骑士中土世界的美好幻想,这些幻想同样有现实的土壤。
所以老子时代的社会横向的结构是不连贯的,可以互不往来,或者很少往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