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史177
今日启发:
Elton:
第十章 中世文化与禅(二)
第四节 闲寂风雅的俳句与禅
室町文化与禅
去来在《去来抄》中就其师芭蕉的“不易流行”,以及“不易流行”与“无常观”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先师首先找到俳谐的主体,立不易之句,又以风雅时变,而教给流行之句。一时流行,乃至一时变化,反映随时代推移,句风之变化,其根源于现实世界的无常性。蕉门有千岁不易之句,有一时流行之句。师指出:虽分为二,其源一也。不知不易难以立根基,不知流行难以立新风。不易以古为宜,作适于后来的句,故曰千岁不易。流行以一时之变为宜,昨日之风不宜于今日,今日之风难以用于明日,故曰一时流行也。”
由此观之,“不易”是万古不变的东西,即现象千变万化,然其生命是万古不易的。就文学美学思想来说,也是流贯于日本文学美学历史长河的“真实”(诚,まこと),这是有其传统的。而“流行”是随时代推移而变化,自然也是随着四季流转而变化的。所以,把握自然的本质,不应是眺望原来的自然,而是以凝视自然所获得的本质认识,还原于原来的自然之上。
根据《俳谐问答》一文记录,芭蕉的结论是:“句,有千载不易之姿,也有一时流行之姿,虽为两端,其根本一也。之所以为一,乃是汲取风雅之诚也。不知不易之句难以立根基。不知流行之句难以立新风。”
可以说,芭蕉主张的不易的“诚”与流行的“寂”,正是根基与新风的关系。穷究芭蕉俳论都归为这两者,而这两者又归于同一根源,就是不易的风雅之道。正如林林指出的:“芭蕉以为作为诗艺的俳谐,当是真诚的,并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中,探索新的境界,思考‘不易·流行’的艺术观。据研究,所谓‘不易’,说的是久经年代还能感人;‘流行’说的是随着时代开拓新意境。他认为真诚是俳谐的要素,所谓‘不易’与‘流行’的作品也是属于同一来源。”松尾芭蕉的俳句、俳论的禅味也在其中了。
综观上述,室町文化是以枯淡、幽玄、象征为其基本特征,它是这一时代日本人审美意识的结晶,完全具现了禅文化的精神。从日本文化史的发展来审视,室町文化是以禅文化为中心,是由禅文化的培育发展起来的,这样说恐怕也不会言过其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