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忽悠”家族

“大忽悠”家族

作者: 王晓方 | 来源:发表于2016-05-06 17:59 被阅读0次

          前两天看到凤凰新闻的专栏上有人在大吹李陵的功劳,虽然我早该过了与别人吵架的年纪了,但还是忍不住。

          先从李广的祖宗李信开始说起。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说:“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失败之后,为秦王所忌恨,是私仇。攻打燕国的时候,李信不跟王翦去配合攻打燕王,一心穷追太子丹,刻意要讨好嬴政。其实燕丹也不是他“逐得”的,司马迁又交待是燕王喜自己砍了把头送来的。不过从此之后李信深得秦王信任。攻打楚国,王翦说需要六十万的兵力,李信说他最多只要二十万人。秦王嘲笑了王翦,表扬了李信,让他带兵出征。结果被项燕追击,李信大败而逃,楚军开始西进攻秦。《史记》记载秦王大怒,亲自跑到王翦家道歉,说:“寡人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还好王翦用空国之兵打赢了这一仗,不然.......也就不会有“秦始皇”这个称号了。

          李广, 大名鼎鼎的“飞将军”,说是匈奴给起的外号,列传里面净是些琐碎的小交锋。他做太守时,公孙贺的父亲上书给汉景帝说,李广自负其能,总是去和匈奴挑战对抗,不符合当时的国策。兵败被赎为庶人时因为灞陵尉禁其夜行,起复时专门杀人泄愤,很像现在跟卫兵计较、睚眦必报的小人。“将军夜引弓,箭没石棱中”的故事,当时人信,而现代科学讲究可重复性,自己再也射不进去,很说明问题。其实是真是假意义都不大,因为将军的作用是指挥作战,箭射的再好也只不过有利于逃跑。名气吹的很大,可惜军功是靠数脑袋的,这个是汉高祖定的,不是汉武帝为了方便封卫青和霍去病临时制诰的。不过李广找了个借口,说是因为自己杀俘,阴鸷有缺,所以才立不了军功的。关于杀俘,谁有武安君白起杀的多?同是当时名将的程不识评价说,李广治兵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死。这个可能才是他总是失利的原因,也是他广受爱戴的原因。最后,因为年老的李广几次上书要求,汉武帝犹豫了好久才任命他做了前将军。行军时由于迷失道路失期不至,害得卫青以五千骑兵抵挡单于上万主力。虽然还是打胜了仗,但单于遁逃,李广被追责,本可以用钱赎的死罪,他却因为年老绝望自杀了。因为“李广难封”这种令人郁闷的感觉,暗合了文人的胃口,名声倒越来越响了,居然传成了“龙城飞将”,李将军难道被俘的时候去过龙城?

          李广的儿子李敢,刺杀最高统帅卫青,本来是灭族之罪。卫青仁厚,为其“匿讳”。后来李敢打猎时牺牲了,在现场的汉武帝说是为鹿角所伤而死;不在现场的司马迁却记载是霍去病射死的,汉武帝为霍去病做假证。李敢的女儿是卫太子刘据的宠妾,他的儿子李禹持宠好利,后来因为“谋入匈奴”被杀。

          李陵,李广的孙子,汉代有名的猛将。不甘心给李广利运粮草,“自炫其勇”,向汉武帝夸口要用步兵五千,以少击多,直捣单于王庭。后来兵败投降(注意不是被俘)后又辩称孤军无援。难道卫青直捣龙城时有补给?难道霍去病带着八百轻骑长途奔袭时有后援?不能死节,本来就是置自己的家人于死地,司马迁还称他是至孝之人。投降之后,带领三万匈奴骑兵,追着李广利,打了九天不放,可见对匈奴是愿效死力的,并非虚与委蛇。后来向苏武抱怨汉武帝杀了他的母亲,说是本打算曲线救国,现在只好破罐破摔。说得打仗好像儿戏一般,阵营可以变来变去。苏武回到长安之后,汇报了李陵对他说的“思一得当以报汉”,忽悠得霍光、上官桀信以为真,专门派出了李陵的好友任立政去招降他。任立政大打感情牌,李陵却说自己已经是个匈奴人了,大丈夫不该反复无常。好个大丈夫,只是却不知为何要说那话来戏弄苏武。司马迁和李陵交好,有党同伐异之嫌,李陵之罪罪不可掩,却转而极力称赞于李广,打压卫青霍去病。京剧《二狼山》里,让杨继业“宁做苏武,不做李陵”,触死在苏武庙的李陵碑上。(这个又让人想不通,杨本来就是北汉降将,而北汉是沙陀人政权,为何又不能降辽了呢?)历史上的杨业,是被俘之后绝食而死的,不管为了什么,即便是为了在北宋手里的十几个寡妇的性命,也是值得人敬佩的。

          在厚道淳朴的古代,忽悠一下炒作一下是挺有效的,奇就奇在成为家风传承,而且忽悠的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秦皇汉武、霍光苏武,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忽悠”家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yj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