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三天,海外交通博物馆,开元寺、西街,匆匆走过,惊鸿一瞥,深深震撼。
开元寺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开元寺塔建于公元1228年,正好是我们苏州知府李寿朋刻《平江图》(1229)的前一年,这样就很容易记住时间了。
有意思的是东塔、西塔上的显著位置,都有寒山拾得像(图七),大雄宝殿里也有寒山拾得的塑像,外面的照壁上也是寒山拾得(图八图九)。
为什么呢?寒山拾得来过泉州吗?问导游,导游没理我。便在微信上请教谢鸿权博士,他是泉州人,又是清华大学古建筑的博士。谢老师回复我说:“寒山拾得没有在泉州的行迹,两位是作为高僧代表,类似情况还有梁武帝作为崇佛帝王代表。”
还有一个疑问是,为什么宋元泉州已经有大量的花岗岩石刻了呢?还有桥梁,他们的跨海大桥洛阳桥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好像就用了花岗岩?不是说宋代只有武康石吗?
好吧,明天上午我们要去洛阳桥,看看北宋牛人蔡襄做泉州知州时建的跨海大桥洛阳桥,此桥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
下午三点多就到晋江入住了酒店,静下心来又读了一本谢依的《苏东坡传》,选中它,只因为此书只有12万字,估计当天能读完,果然。
晚上一边背苏东坡诗词,一边修改PPT ,开始写讲稿,彷佛是一瞬间,就过了凌晨三点,时间真是不够用。
没时间啰嗦了,我需要立刻马上进入甜梦乡,不然明天会起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