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们要讲授的内容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这是一篇我们很熟悉的神话故事,我们今天通过“七情六欲探人物、一批一注赏神话”的形式来学习这一课。
二、讲解目标“七情六欲探人物,一批一注赏神话”
神与人的区别在于人有七情六欲,而神没有,但在这个神话故事中却不是如此,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口探寻这篇神话的神奇之处。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读书方法——批注式阅读。

三、方法指导
进入中学我们接触到的第一篇课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春》,我们今天以它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这一段相信你能背诵下来,这么熟悉的文字里,你对我标注出来的这些东西也不会陌生。那我想考考你们,蓝色和红色标注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从分类上看,桃树、杏树、梨树、蝴蝶、蜜蜂等属于动植物,也就是朱自清先生选取的景物,而红色标记的词语属于颜色、味道、声音,它们从视觉、味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角度在描写景物。因此我用了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这就是我想要向大家介绍的“注”的方法。
同样的,还是这段文字,当我标注之后,我发现原来这就是先生的高明之处,他采用视觉、味觉、听觉等角度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于是我把我的品读感受写在这段文字旁边。这就成了“批”。
所以简单来说,批注式阅读,就是大家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中能体现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的精彩片段、重点语句(标点),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批示标注的读书方法。这里,如果我也对批注式阅读这个定义进行标注,我会选择“精彩片段、重点语句”这两个词语,所以我把它们圈出来,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做批注式阅读的突破口。但值得注意的是,注不光是圈,其他符号也可以,通过不断批注,你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批注系统。

四、探秘神话
掌握了一种方法,我们就正式进入《女娲造人》这一课的深度学习。在我们了解故事内容及文章结构之后,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神话的特殊性”。神话是人类在缺乏科学认知的阶段,对自然界未知现象所做的想象,把人、物神化,是神话故事的一大特点。而这篇文章是作者袁珂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加以一定的增删改写成的。故事奇特,人物奇特,主要原因就在于神话“基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
那我们就采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在文章中找找“基于现实”的部分,找到了之后用符号“注”,用文字“批”,视频可在此处暂停。
不难发现:1、文中有“妈妈”一词,获得新生的孩子把赋予他生命的人唤作“妈妈”,这跟现实生活一致。2、“人总是要死亡的”,即使是神通广大的女娲造出来的人也是如此,还有从文中可看出,人生下来就离不开土地,也跟现实生活一致。还有袁珂先生提出的一些行为,比如取名,以及在文章末尾增加的繁衍方式也与现实一致。
当然,也许大家在阅读或者交流中还能发现更多的答案。这些答案有些是从原文中直接能找到的,有些需要进行归纳,我们可以在书本中进行标注,比如画圈。标注完还可以加以批示,让阅读痕迹更加明显。这五处地方就分别从“语言”“自然规律”“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繁衍方式”让神话故事与现实生活有了共同之处。
那么我们继续看看“高于现实”的地方,同样可以在文中直接批注。比如,“说话、蹦跳”等行为习惯,泥点儿变小人这种生命来源,以及“震响”在周围这句话反映出来的庞大的子女数量都富有神话色彩,高于现实生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能激发出同学们更多潜能,挖掘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这篇文章,除了可以对它“基于现实、高于现实”的奇特之处进行批注,大家还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的标题“七情六欲探人物”,来对文中人物的“喜悦之情”进行批注。此处可暂停视频。
我相信,你的批注也许是从女娲造人的欣慰展开,也许是人类获得新生的欣喜,有自己的理解,就是批注式阅读的成功之处。

五、感悟形象、文本延伸
在对女娲造人之喜以及泥人儿获得新生之喜进行批注之后,我们发现,这篇神话故事中的女娲是一个神,却有着普通人的勤劳、仁爱、智慧,而这个普通人,其实就是家家户户最伟大的妈妈。
神话中人是由女娲、上帝捏造而成,但实际上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同学们,你们的成长经历了什么?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在文章末尾处写下来,作为补充式的批注,待会儿我们一起来聆听各位的批注成果。
大家的分享中,有生病时父母的关切,犯错时父母的焦虑、取得成绩时父母的喜悦,也有父母渐渐苍老的容颜以及自己慢慢强大的内心,父母在养育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比神仙女娲要多得多。
《女娲造人》是早期人类对未知起源的一种想象,是人类的探寻之路。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比如今年神舟十二号升空并成功着陆,告诉我们“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已不再是难题。然而探索宇宙黑洞、地心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大家不妨大胆想象,并写下一则故事。同时,推荐大家采用今天所提到的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去读一读《共工怒触不周山》及《伏羲出世》等神话故事,在故事里留下你的批注痕迹。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期待下次遇见更会阅读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