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魅族有一位高管能力很强,但一分钱的股份都没有,容易被人挖走。雷军向黄章提出建议,但他拒绝了,“他被挖走了,我自己能干”。后来雷军拉着这位高管创立了小米。黄章在某一次出山时,曾对员工说“40岁的今天大家不必怀疑我的能力,相信我总是在做最正确的事就行”。】
这个人太自负了,不论出不出山,结局都会失败。
当他以为自己还是在做一款好产品的时候,就能卖的好的时候,别人其实是在布局一个互联网的生态圈,而好的产品只是一个流量入口而已。
雷军的整合是生态圈的碾压迭代,他的团队80%都是工程师,剩下就是客服。而核心团队八个人中大部分都是二十年行业经验,有着海外工作背景,无论经验还是认知方面,都是高出同行几个维度。
雷军做之前已经想好,什么是最好的产品,是消费者喜欢,热捧的,这个产品由什么元素构成。
消费者喜欢的,热捧的产品,就是一个:物美价廉。质量好,价格还低。
由此,他先研究了同仁堂,学习如何做好产品,“泡制碎烦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按照这个理念,有了做好产品的方法,人工和材料是好产品的保证。但是这样成本也高,怎么办?
再则,为了降低成本,又学了沃尔玛和好市多,学习他们采购的商业模式,力求把成本降到最低。
最后,向海底捞学习,还逛了胖东来,学习“如何把客户当朋友,做出超预期的口碑”。
这也为何,雷军一直待在微博跟粉丝互动其中一个原因。近距离听取客户的抱怨和反馈,快速的做出反应。
雷军还总结互联网思维七字诀:“极致、专注、口碑、快”。
极致到把自己逼疯的程度,专注在于少做从单一切入,快在于管理授权,决策结构流程扁平化,口碑在于参与感。
小米抓住就是就是这几个,总得来说就两个关键点,一是互联网思维,二是参与感。
这个参与感也所谓参与感也并不神秘,也是重中之重,说出来可能会恍然大悟,就是:“群众路线,把群众调动起来,参与进来”。
由此,还要用70%的时间招人挖人,更重要的用人,所以能否留住人,股份就是最好的“拴马桩”。
做完这些,产品经理还要时刻关注产品、技术、趋势。
还要做判断,对未来趋势做出预判,所做的事情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是否风口,“坐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做手机,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还有魅族,以及其他品牌,已经不是一个强人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一团一伙人统一思想全副武装出门“打劫”的时代。
如果只做好产品,那还是停留在“匠人时代”,在互联网时代,做好产品是最基础的。
为何要质量好,还要价格低?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打造一个超级“流量入口”。
入口进来以后,就是另一个生态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