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跟孩子说,某某做得怎样怎样,你可以向他学习。在我们看来是鼓励孩子向好的学习,其实在孩子眼里,你更喜欢他,你是用他来跟我比较,你不爱我……
见贤思齐是一个好的成语,作为家长的初衷也是想让孩子向优秀的学习。这个词用得好是鼓励,用不好是比较。这个主题跟上周写的鼓励和表扬是一样。
比较,现在都有普遍的共识,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慎用,不用最好。
被比较的对象会产生我是失败者,打击孩子自信心,影响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见贤思齐是孩子自己主动去想跟谁学习,而不是父母告诉他你应该向谁学习。对孩子来说,不要跟他讲别人做了什么,而是和鼓励的方式,看到他做了什么,对他的行为表达感受,让他知道他的行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进而孩子自己的改进。
作为父母是可以引导孩子的,在价值观上引导,通过你表达的感受,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是有价值的,是可以做的。父母表达的感受是引导价值观,父母的行为是教孩子如何处理这些事情。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见贤思齐第一个对象是父母,他们会把父母所有行为录进脑袋里,然后在遇到这类型的事情,回放父母的态度和方法,然后就直接引用,或者会直接影响孩子处理事情的态度和能力。
孩子在6-7周岁的时候就会开启这个录像机,模仿父母的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将父母处理事情的态度和能力看在眼里,录进心里,存一辈子。
孩子会录什么内容,三点,这三点恰恰是孩子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非常关键。一是他们会模仿父母对事情的态度和处理能力;二是处理人际关系;三是处理情绪。
回到“见贤思齐”,我们育儿过程中,还是离不开,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奋斗的目标,最简单就是超过谁作为阶段目标。
那么有小技巧,你想让弟弟见贤思齐,向哥哥学习,你可以在哥哥做了某件事后,跟哥哥说,妈妈看到你做了一件什么事,妈妈的感受是怎样的?故意让弟弟听到,这样弟弟听到之后,就会去学,这样他主动见贤思齐。
弟弟也是需要被重视和鼓励的。当然,我们不建议弟弟什么事都要学哥哥的,弟弟有自己的特点。最好的方式是发现他们的各自己的天后气质,因材施教。后面我会写我学习心理营养的心得。
鼓励才是见贤思齐的最好方法。
在引导孩子见贤思齐时还要注意一个分寸,把握不好会成为攀比。
作为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做好一件事,不用刻意引导,肯定赞美认同这个营养充足的孩子,会有很强的独立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