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唐文人的地图与诗学空间表达

中唐文人的地图与诗学空间表达

作者: 芙夫 | 来源:发表于2021-08-13 11:36 被阅读0次

    公元790前后至820年属于我国唐朝经历由盛及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叛乱[公元755-763])之后的中唐时期。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则天之孙,也是主编杨玉环《霓裳羽衣舞》的、李氏在位最长享有盛誉“开元之治”的唐明皇。盛极而衰的唐王朝此后内战频仍、地方割据,北方的战乱使得中国人口史上产生了一次重大的南迁大潮。伴随着这一剧烈的地理变迁,中唐文人以朝臣之身窜逐各地,其文本特别是南蛮边地的书写渗透着地方地理图记类似的表达策略、空间想象和文化因素。

    地理图记即图志、图经,是一种地理著作体裁术语,指结合地图和长篇详细解说文字,记载地方地理知识的载体。在图记中经常记录了当地的寺院、祠庙,风景名胜等,所以它也与地方宗教传统、礼谒、神灵祭祀及地方风俗有关。《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地理学、制图学和文学》(以下简称《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中就对图记与文人思维滤镜投射下的文学文本之间的交互影响做了全面研究。作者为了说清来龙去脉,先从盛唐的李白、杜甫、元结等说到柳宗元、韩愈、刘禹锡、元稹和白居易,一路跟随历史的进程解说文学的流变。

    图记之上,还有“大图”,大图是大至帝国视野,乃至宇宙视野的地图。中唐时期的“大图”和“图经”是地理学的两大发展,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急于复兴的意图,使得大图的制作成为迫切的需要。所以身居庙堂的贾耽与李吉甫编撰《华夷图》和《元和郡县图志》后,对地理学的重视成为文人精英们的信条和共识。与此对应的是,文人们被贬谪流徒的过程中,那种私人的深情厚谊在面对长久离别时的情绪需要某种排遣和释放。因而就促成了他们在诗篇中藉由地理知识而形成的文学表达技巧的诞生。

    最突出的例子是元稹和白居易的唱和诗中 “双联”的表达形式。诗中将不同地理位置并置对照,通过“次韵”推动排律对句,创造了一种独特地展现地理的技巧。利用这样的技巧和类似的技巧,诗人得以自如地表达自己个人化的情愫,这样的情愫体现在家国情怀上、体现在私交情谊上,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这般,经由文学和地理学的双向交互式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唐文学的空间想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唐文人的地图与诗学空间表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pd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