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嫺学习笔记——面对青春期孩子父母这样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美嫺学习笔记——面对青春期孩子父母这样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作者: 美嫺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22:25 被阅读0次

“青春期”的孩子:十分熟的身,八分熟的脑。

家庭中,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即便曾经和谐共处的亲子关系,也难免冲突不断。

曾经软硬兼施的招数,在青春期的孩子这里,几乎都失去了功力。

那么,到底该如何与孩子相处,顺利渡过青春期,迎来人生新里程呢?

美嫺通过学习,分享以下5点学到了4个心理学效应,分享给您或许能够帮到父母们。

01

超限效应:

与其说到筋疲力尽,不如选择相信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讲过一段故事。

他去听牧师演讲,起初感觉牧师讲得还不错,打算捐款。

10分钟过去,牧师还没讲完,他觉得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最终,牧师演讲结束时,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图片

这就是著名的“超限效应”: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

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笔下,有个叫杰米扬的人,为人热情好客。

一天,朋友来做客,杰米扬开心的亲自下厨,做了拿手的鱼汤,朋友喝了,赞不绝口。

杰米扬劝说朋友连喝了3碗,实在喝不下去了,杰米扬还要朋友喝。

最后,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

是不是像极了你和孩子。

事实上,我们每次反复说教的背后,都在向孩子传递对他们的质疑与否定。

敏感多疑,又渴望独立的青春期孩子,面对扑面而来的说教,很难客观理解、平静消化。

孩子越大,父母越要学会“闭嘴”。

因为,你说得越多,孩子听得越少。

父母向后退一步,才能腾出空间,让孩子向前走一步。

02

南风效应:

天大的道理,都比上父母的温度

《解码青春期》中有一个案例:

一个初三学生,父母希望TA能考上重点高中。

可是,TA的数学很差,哪怕从初二便开始通宵刷题,也收效甚微。

巨大的压力,让TA产生了“病症”,突然看不见卷子上的字,医生都查不出问题。

TA想跟父母聊聊,回应TA的却是:别矫情。

很不幸,中考数学时,TA晕倒在了考场上。醒来时,躺在医院的TA,迎接的却是父亲的巴掌与辱骂。

那天晚上,孩子割脉了,命救回来了,也确诊了抑郁症。

青春期的孩子看似张牙舞爪,实则脆弱无比,对父母的需要远超你的想象。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做严厉的监工,而是当温暖的向导。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南风法则”,也叫“温暖法则”,旨在向人们传递“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理念。

真正能激发一个人内驱力的,从来都不是无法反驳的大道理,也不是严丝合缝的管教,而是温暖的体谅与理解。

好的亲子关系,永远是教育的基础。

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才是支持孩子迎风前行的力量。

越是难带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用爱,去化解他们内心的冲突。

03

海格力斯效应:

赢了孩子是一时,赢得孩子才是一辈子

在希腊神话中,有个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与路边一个袋子“杠上”,他越踩,袋子越鼓,一直鼓到挡住了去路。

海格力斯纳闷,圣者告诉他,这是“仇恨袋”,你越仇视,它越放大。唯有忽略,方可化解。

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你让我不痛快,那我也让你过不去,敌对双方,没有赢家。

父母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也是如此。

在网上看过一个心理咨询案例:

小青被妈妈拉着做心理咨询,小青拒不进门。

被强按进门的小青,只好把火发到咨询师身上:“你们要问什么,快问吧。说完我就走。”

妈妈指责女孩态度,骂女孩没教养,点燃了小青的隐忍与不满,一番争吵,夺门而出。

妈妈很苦恼,觉得女儿越长大越难管,处处对着干,明明都是为她好,却被女儿当仇人。

咨询师问妈妈,如果孩子不听时怎么处理?

妈妈说,一般是先骂,再打。

美嫺思考:

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终有一战,父母赢了是悲剧,孩子赢了才是喜剧。

家庭教育中,最可怕的情形,便是亲子之间,陷入了对抗的权力之争。

父母要彰显父母的权威,孩子要拯救自己的自我,“亲子敌对”一触即发。

父母若把孩子当成改造对象,战争便一发不可收拾。

反之,若懂得退让冷静、尊重耐心,效果便完全不同。

要记住:

我们教育孩子,是希望孩子有从容的生活能力、有健康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让孩子臣服于权威。

04

霍桑效应:

聪明的父母,敢于让孩子“发脾气”

1924年,美国一家叫霍桑的工厂,希望通过改善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提高工人生产效率。

但是,不管外部因素怎么改变,却收效甚微。

后来,心理专家介入,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

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就是著名的“霍桑效应”。

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霍桑效应”给出的启示是:

“对那些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抑克制,适当地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都有利。

“情绪如山洪般袭来,自如山洪般退去,真正难受的,是积在心底,怎么倒都倒不出去。”

青春期的孩子,在旁人眼里,拥有了成年人的身形,却又无须承担成年人的生活压力。

殊不知,他们同时也承受着无数无法与外人道的压力:学业压力、同伴压力、社会认可的压力……

当外界的不理解与内心的不安、自我否定,积压到一起时,便会走向情绪崩溃。

多么开朗的孩子,也难逃此劫。

聪明的父母,此时就要学会扮演孩子的“出气筒”,引导孩子释放内心的情绪,清空自己,迎接光明。

05

《正面管教》一书中指出: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

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千万不要把“教育”变成了“较量”。

孩子能否顺利轻松渡过青春期,没有“特效药”,也没有“魔法棒”。

唯有父母回归初心,用爱去化解。

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孩子,而第一次做父母的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陪孩子走过青春期,我们是指引者,也是孩子行为的榜样。

用稳定的情绪、和善的态度,陪伴、尊重、理解和孩子一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规划师,儿童性教育主讲讲师。

我在贵州贵阳 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相关文章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语文课上,一个女生照例课前演讲。配着舒缓的音乐,她读着自己的文字。文字里满是父亲对她的爱。这是我第一次那么喜欢她的...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懂你的人,不必解释,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释”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但也总能听到一些人感叹“人走茶凉”,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对自己都缺乏深情。这不是大家不讲感情,...

  • 动人心者  莫先乎情

    动人心者 莫先乎情 七木 如意刚见到为卿的时候天气特别好 早晨,太阳还未露出光芒。 躲避大人...

  • 美嫺笔记——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父母可以提前这样做

    美嫺的来访者里,有不少是关于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通过一些案例,美嫺给家长们分享一个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睡前和...

  • 美嫺学习笔记——孩子想玩手机,父母这样做

    现在的孩子喜欢玩手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其实,孩子想玩手机,父母的不同反应决定了孩子对手机的态度...

  • 美嫺学习笔记——父母这样做,孩子的内心更强大

    作为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为 TA担忧的心就停不下来: 小时候,担心他的身体健康,有没有吃饱穿暖; 上学了,...

  • 京人感雾

    首先,向北京地坛庙会工人致以美好的节日问候!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年以来你们为人民做的服务我感到十分感激! ...

  • 写在《装台》大结局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掀起全民追剧的《装台》,已于近日谢幕了。然想起这“追剧”的前前后后,还感意犹未尽,故一吐为...

  • 无标题文章

    真心的话最动人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炽热真诚的情感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嫺学习笔记——面对青春期孩子父母这样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sp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