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班,一进小区,发现某楼前拉着警戒线,正暗自纳闷。忽听旁边有人议论“哎,都八十多了,有什么想不开,这一跳,让大家都害怕,都不敢去那边活动了”“听说他儿子挺孝顺的”“原来听老头说过,觉得日子过得闷得慌”……
两年不到,这已是小区内第二位老人用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经常听老年人说:“这人啊,越老越怕死。”那为什么这些老人却要急于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是什么让他们感到比“死”更可怕?忽然想到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中的一段话“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了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一个瓷罐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里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未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也许老人最怕的还不是死,而是难以言说,又难以排遣的孤独、寂寞。
农村老家一位老人,自老伴去世后,逢集必赶,几乎达到风雨无阻的程度,每次赶集并未买回多少东西,有时甚至并不买什么,却一定要等到集散人尽时才回家。别人不解,老人说:“集上人多,热闹。”“集上人多,热闹”,不多的几个字,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文字背的孤独与寂寞。体会到平日里老人独自一人时内心的煎熬。明白了老人赶集不买东西,不避风雨的奇怪行为,也感受到农村大集带给老人的希望,带给老人的幸福。
许多老人随子女搬到城里,都“过不惯成里的生活”,理由很多,贾平凹的母亲觉着城里的“日子没乡下整端”,有的“住不惯楼房”,还有的觉着“城里太不方便”,在种种理由背后,我们是不是能感受到离开了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离开了左邻右舍,就是断了老人们乡情的精神滋养?
物质的丰盈永远无法冲淡精神的寂寞。
人们习惯于从物质给予方面来评判子女是否孝顺。谁谁家的孩子又给父母买了新冰箱、新太阳能……“这衣服是闺女买的吧,闺女真孝顺,你可真有福气。”子女们也习惯于通过物质的给予表达自己的孝心。在原来物质匮乏的时代,物质满足可能是人们最大的向往,最大的幸福,除此外,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给了老人极大的心灵慰藉、精神的满足。可现在,子女忙于工作,孙辈忙于学业,老人孤单落寞。再好看的衣服,再美味的食物都无法冲淡老人心中的孤独。
原来逢年过节回到家,爸爸总会热切地给我讲述村里谁家盖了新房,谁家的子女有了好工作,虽然因多年在外工作,村里的人有很多我都不能一一对应;妈妈总会满眼幸福地给我讲述我小时候的点滴趣事,虽然那些久远的事我几乎没有一点印象,虽然她讲了不知多少遍。现在我懂了,他们是要把心中憋了许久的话说给我听,他们是用他们擅长的方式来与我建立情感联结。
毕淑敏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再多的物质愛也弥补不了这个遗憾。
请让我们用心读懂父母的需求,用心参与他们的生活,陪伴他们享受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