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5则读书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
「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很多事,而且大多数都是有目的性的,比如读书上学,为了获得一个好的未来;比如写作和做自媒体,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关注度等等。
但是,很多时候,现实世界不是一个线性回报,并非你做了多少就一定会收获多少。
你的付出与实际回报之间,存在一段距离。
有的人在付出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辛苦之后,因为看不到回报和收益,看不到成长和改变,就开始垂头丧气,满满地改变了自己的状态,最终放弃了自己坚持的一切。
而有的人却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当然时间也不会辜负他的努力,最终给了他一个良好的结果。
成长、幸福的人,懂得如何去充分利用这个距离,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一定会有所收获,哪怕是在整个过程的经历,都会让我觉得人生旅程的美好。
而无法坚持的人,因为只盯着结果,过程痛苦不堪,无心坚持,最终结果也就好不到哪里去。长此以往,这种循环也就改变了他的认知,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没用的,最终也就变成了固定型思维,无法再对任何刺激做出回应。
实际上,只有当我们正确看到刺激和回应之间的这段距离,才能真正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才能在未来的坚持的道路上,不断看到自己的成长。
2、熟悉的事物,也有不一样的风景。
《心灵书写》中提到:
「所谓旅行,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但我要告诉你一点:所谓旅行,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但我要告诉你一点:你所在的那座城市,无论你待了多少年,也许总有你没去过的街。」
当我们习惯了身边的事物,就会变得迟钝和木讷。其实,哪怕再熟悉的事物,都有我们没有发现的一面等待去探索。
不管是对待身边的人,还是一本读过的书,甚至是经常写的内容,都不应该觉得司空见惯而视而不见。
静下心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底还有什么指的去写,或许可以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和角度,因为生活本身就充满了各种惊喜。
3、《生活,写下来吧》中有句话提到:
「在参考其他作家的做法时,如果他们的方法不适合你,切记要果断放弃。」
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不断寻找方法、寻找捷径的循环里,总期待着能有一种“绝世武功秘籍”,可以快速把我们修炼成高手。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缺少的不是方法,而是实际行动。
不管是学习方法,还是读书方法,抑或是写作方法,如果没有大量练习,没有认真按照属于自己的舒服的方式进行刻意训练,可能就无法真正掌握。
那么最终可能就会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觉得这些方法都没用。
不管什么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行动,没有足够的实践,没有让这些方法真正发挥作用,那就称不上掌握。
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要特别注意,不要陷入方法论的陷阱,多去实践,多从实际角度去考虑当前这件事,多去行动。
就像书中作者提到的一样:
「我捕捉到了这些想法,我将它们视为让自己从工作中分心的杂音,并重新深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4、稻盛和夫在《心》中有句话说:
「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么细小,都是利他的行为,在利他的行为中萌生的利他心,像花朵一样绽放,由此,再向着人最高尚、最美好的行为进一步扩展。」
做任何事,如果一开始想着利己,那大概率无法真正实现。
只有先利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为他人着想,才能有可能反作用在自己身上,让自己也获得应有的收益。
就像写作,如果我写的内容,时刻都在思考如何帮助读者更好成长,如何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有价值的内容,如何才能更好提供自媒体服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为一个写作者的真诚,肯定能带来更加有价值的收获。
这让我想到了K叔的一系列利他行为,不管是带着团队到处团建,还是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完成披露成日课,都属于很好的利他行为。
也因为这种利他行为,让他人感受到了他个人的真诚,所以才带来了更好的发展,而他自己也收获了自己应该有的回报。
这是很重要的认知。
5、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给你将来可以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谋生。
张雪峰曾经说过,学习是最容易的事情了,因为这只跟你有关,而且整个过程也是确定的,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但是当你走上社会,很多事就由不得你,哪怕你再厌恶,你也不得不做,因为你没得选。
这些事难不难?
相比学习来说,这些比学习难多了。
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给你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自己违心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