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合的《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百合的《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作者: 诗书优游的百合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22:37 被阅读0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本期分享

    冬至将至,一阳来复。冬夜漫漫,正好读书。本期我们一起来欣赏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赏析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黑点表示的,这个小黑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的音频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平起式七绝《冬夜读书示子聿》


    赏析文本

    冬    至

            冬至将至,一阳来复。

            虽然大雪节气的雪绕开了京城又一次爽约了,但冬天的严寒却很少失信:就在大雪节气前后的一周,北京、天津和北至呼和浩特南至南昌、南宁,东至济南、杭州西至银川的广大地区都经历了1985年以来同时段的最低气温。眼看着冬至就要到了,数九寒天就要来了,不禁让每天不得不穿着单薄的校服在户外上操、冻得瑟瑟发抖的我“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同学们,你们的学校在户外上操和上体育课时让穿棉外套吗?

            说回我们马上要迎来的冬至这个节气。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冬至和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出来的,和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二至”,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气。估计大小朋友们都知道,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冬至就是一九的第一天。为什么要从这一天开始数九呢?因为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因此,越往北冬至日白昼越短,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出现极夜现象。但是,冬至却并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是有“积累的热量”。冬至之后,虽然太阳的角度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最冷了。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所以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等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时,就已经是“春打六九头”了。而到了”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就都已入春,是“九九艳阳天”了。

            这是气象学上的也就是说自然的冬至,而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会说冬至时“一阳来复”呢?这就要从我们的人文历史中来追溯了。

    冬至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冬至,十一月中。冬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至”是极致的意思。所谓“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也就是说从物候上来看,这一天为日南之至,昼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意味着自夏至初生的阴气到了这一天达到极致。但盛极而衰,物极必反,阴极阳生,过了这一天,上升到顶峰的阴气会开始一点点下降,深埋于地下的阳气则开始初兴并将一日日渐渐生长,土壤水泽中便有了埋藏的春信,所以冬至三候的第三候便是“水泉动”。而三候中的“一候蚯蚓结“和”二候麋角解”是说,因为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到了冬至时阳气虽已初生,但阴气仍然占绝对的强势地位,因而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阴阳不同,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冬至时节,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所谓“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预示着否极泰来,所以冬至既是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开始,同时也在暗暗地孕育着春的先声,所以才说“冬至一阳生”。杜甫《冬至》诗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牧的《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也说“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就是这个意思。这和雪莱的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冬至一阳生

            正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所以古人认为冬至是“大吉之日”,这就使得冬至不仅成为历法上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也使得冬至在古代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所以冬至也称“冬节”、“长至节”等,民间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据说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被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为“亚岁”。相传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就用“土圭测景”法测定洛水之阳为天下之中,也即“中国”,并以此为基址营建了周的东都“成周洛邑”。所谓“土圭测景”就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观测,在夏至日中午的日影最短,是一尺有五寸,冬至日中午的日影则最长,是一丈三尺五寸。正是用这种方法,古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确定了冬至日为岁首。

            那么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古人会有什么习俗呢?《周易·复卦》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是说先代帝王在微阳初动的冬至闭关静养,商贾旅客不外出远行,君主也不巡视四方。因为冬至时节阳气虽已初生,但阴气仍然占绝对的强势地位。古人御寒保暖条件非常简陋缺乏,数九寒冬的天寒地冻对生存是巨大的威胁,顺应自然选择潜藏不出正是古人的自我保护之道,同时也会向鬼神祈求护佑。《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冬至“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目的正在于此。《后汉书·礼仪》则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息战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正是“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的具体体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渐渐地,冬至日朝廷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民间则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度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晋书》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到了唐宋时,仍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同是南宋人的周密写的《武林旧事》载:“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谓之像过年”;《清嘉录》则直言“冬至大如年”。到了冬至这一天,明、清两代的皇帝都会去天坛内的“圜丘坛”举行隆重盛大的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过年一样。民间在这一天祭祖、全家团圆,而漂在外地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回不了家的则会像《邯郸冬至夜思家》的白居易一样心生凄凉:“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杜甫也在另一首《冬至》里哀叹“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冬至大如年

            对于缺乏取暖条件的古人来说,即使冬至能和家人团圆,如何挨过寒冷的漫漫冬日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九九消寒图就是古人发明的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的富有雅趣的习俗。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也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清代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就是选初九个共有九画的字,每一个笔画代表一天,每个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一天。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每过一天,用色笔填实一画,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九个字,也就数完了九,迎来了春天。

    九九消寒图

            诗人们则会珍惜这漫漫冬日的大好读书时光废寝忘食地读书。元朝的元怀在《拊掌录》中就记载了一则苏轼在寒夜读书的故事:说是东坡一个冬天的晚上读杜牧的《阿房宫赋》,读了很多遍还欲罢不能,每读完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息,一直读到大半夜还不睡。他的两个侍卫老兵苦于冬夜严寒,一人长叹说:“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另一位说:“也有两句好。”这位很不高兴地说:“你又懂得什么?”另一位说:“我爱他道·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是爱读书之人,想必在寒冷的冬夜他也是经常挑灯夜读的,不然就不会给我们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这首诗。

            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示指的是训示、指示。子聿是陆游的小儿子。其三告诉我们这是组诗中的一首。这组诗共有八首,其一中说“汝始弱龄吾已耄”,陆游这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宦途至老无余俸,贫悴还如筮仕初“,又贫又老,唯一可慰怀的是”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可见这个小儿子虽然才是“弱龄”,但却很爱读书,而且已经“读书破万卷”了,所以在其六中陆游很欣慰地说“简断编残字欲无,吾儿不负乃翁书。”

            读到这句诗里的“乃翁”,大家是不是马上会想起陆游的绝命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陆游即使是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收复河山,所以他字字血泪地哀叹”但悲不见九州同”,念兹在兹地切切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一千古传颂的绝笔所体现出的谆谆爱国之情正是南宋第一诗人陆游的生动写照!   

    陆游《示儿》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是史上存诗最多的大诗人,给我们留下了9300多首诗,这其中大半都饱含爱国之情。梁启超的诗概括了陆游诗的这一风格: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南宋诗人、诗论家刘克庄这样评价他:《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朱熹朱夫子也说: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清朝著名诗人和史学家赵翼甚至说:“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认为陆游的是成就超过苏轼。这一评价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共鸣,他说周恩来: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陆游诗中的爱国精神钱钟书先生总结得最精彩: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陆    游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他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中,这些在他的童年给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记。他自己在《戏遣老懹(ràng)》中就这样说:“儿时万死避胡兵,敢料时清毕此生”。这些经历为陆游爱国诗篇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陆游从小就非常聪明,十二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就是年轻的陆游最大的志向。后来他去参加考试,并且获得第一名,但是当时位高权重的史上第一投降派大奸臣秦桧的孙子秦陨(yǔn)的排名位于陆游之后,使得秦桧很生气,从此陆游的仕途就被阻断,知道秦桧死后才再次进入仕途,但是因为他是一位典型的主战派,和整个南宋苟安江南的整体倾向格格不入,因此一直得不到重用。

            但无论受过多少次打击,陆游都从没放弃过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理想。他曾经多次向朝廷提议惩处奸臣,整饬军队,与金兵抗衡。但因为奸臣当道,他的忠心屡次被质疑,建议没有受到皇帝的采纳。他还曾上书为北伐献策,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勿轻率出兵,但也没有成功,还被朝廷罢免了官职。陆游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段生活虽只有八个月,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他的著名诗作《书愤》就是在晚年失意之时回忆这段时期生活写下的:“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失意陆游只能唱着“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在杜甫草堂附近的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而此时主和派的人却诋毁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陆游索性自号放翁,以示自己的不肯同流俗。

    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一生悲痛于大好河山沦丧于金人之手,对于北伐和收复失地他披肝沥胆、望眼欲穿,但他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经历过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后,陆游只能把满腹凄凉化作满纸的雄壮、苍凉、悲愤、沉痛的诗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却只能在梦中实现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北方的遗民在敌人的铁蹄下苦苦挣扎,而朝堂上却“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陆游只能泣血感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铁马冰河入梦来

            开禧三年,宋朝与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忧愤成疾。随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临终时他心中所惦念的依然是收复失地。绝笔诗《示儿》因为他至死不渝的爱国深情也成为诗歌史上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我们今天赏析的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诗集中少数不与北伐抗张有关的诗篇之一。因为陆游高超的诗歌才华,这首教子诗语言明白如话,而它所表达的道理却十分深刻而万古常新。

            诗的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学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指的当然就是就是读书,学习。而这两个字也给我们道出了做学问的关键和深意。学问学问,既要用心学,也要勤发问,问自己、问老师、问别人。而要能提出好的问题,就必须要学会思考,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这才是古人 “学问”的深意。正是因为学问不易,所以真正求学问的人一定得“无遗力”。遗的意思是保留,存留。无遗力就是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少壮指的是青少年时代。“工夫”是做事所耗费的时间以及所付出的努力和花费的心思。学习不能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学,仅靠多花时间,只有真正花心思去琢磨所学的内容,并且长期下功夫才有可能有所成。“少壮工夫老始成”,其理正是如此。这两句就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能有所成就。

            接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说的是书本。“终”的意思是到底,毕竟。 “浅”是肤浅,浅薄,有限的。“绝知”的意思是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指的是亲身实践。“行”表示实践。这两句就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劝学图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句,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这两句诗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作者读书多年来总结出的道理,是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结晶。为什么这两句诗能够这么广为流传呢?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够看到这两句诗的影子。我自身的经历就很能够诠释这个道理。我从小在国际学校读书,国际学校主要强调的是“实践”。比如说我们之前上数学课,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老师就会让我们带着测量工具自己到操场上去量。有些人是拿着尺子,还有些人是推着电动测量仪,还有些人就是用手臂来操作。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来让我们理解长度单位以及它之间的进率,关系等这些知识。再比如我们之前学习摩擦力,老师并没有让我们坐在课桌前拿着笔和笔记本去记什么摩擦的定义,摩擦的种类……而是给了我们一辆玩具小车,让我们去学校的各个角落去推着这辆车走,比如说去操场上,沙子上,楼梯上等,让我们理解什么是摩擦。这些都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体现,去实践课本上的知识。现在我回到了公立学校,我就又换成了一种“纸上得来”的学习方式。现在上课的时候一般不会再让你走出教室去自己探索知识,而是坐在教室里拿着书和笔记本听老师讲课,并且随时抄下来一些概念,定义,例子一类的笔记。上数学课的时候,我不会在自己到操场上去测量,而是坐在桌前记一个方程组的定义,再做几道练习题。在这两个不同的环境中,我分别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和“绝知此事要躬行”两种学习方式。“纸上得来”的确会觉得肤浅,感觉自己没有找到事物的本质和真正的规律。但是空有实践,又觉得少了些知识的前提有时候会没有能力去实践,不能在“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过程中真正得到收获。只有将书本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得到学习的真谛。

    读书图

            这其实是中国传统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历来注重认知与实践的关系,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点,许多文化典籍中多有提及。《尚书·说命》中指出:“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说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困难,而困难却在于把这个道理付诸实践。也就是说,许多只停留在认识表层的理论,需要在客观世界中得到证实,强调了知行合一的哲理。《荀子·儒效》中提出:“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可见荀子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强调把所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做到学以致用。在我们的历史上,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伟大成就的例子比比皆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从二十几岁开始,游历祖国各地,登稽山,拜大禹;临曲阜,谒孔圣;游汨罗,吊屈原……正是通过实践,让自己积累了大量历史素材,开阔了眼界,最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名著《史记》。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二十七个寒暑,踏遍名山大川,考古证今,穷究物理,三易其稿,终成医药巨著《本草纲目》。明代大旅行家徐弘祖,一生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用毕生心血撰成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正所谓“力行而后知之真”,这些名人的例子都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现在,我们的身边也处处是这样的资源。比如我们现在在语文课上所用的圈点批注读书法,我们通过圈点批注写感想,不仅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和效率,还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不也是一个把“纸上”和“躬行”结合的方法吗。再比如说我们北京市中学生所做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不也是在通过社会活动实践书本上的知识吗?我现在在学校已经做了许多这样的活动了,比如说我们走进博物馆,欣赏博物馆中的文物,探索问题,把我们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自己参观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知识去理解那些文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我们现在倡导的“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不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像徐霞客一样,不仅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还要自己一步一步实践这些知识。

    颜真卿《劝学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短短的四句话中蕴含了这么深刻的道理。它既告诉了我们结合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又告诫我们要珍惜光阴,好好学习,要从年少时就开始下苦功夫,像古人一样做学问“无遗力”,长大后才能看到成果。其实不仅是陆游,许多群学士都这样告诫我们。颜真卿的《劝学》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朱熹的《劝学诗》也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真宗赵恒则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来吸引大家读书。当然,还有那句我们都最熟悉的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少年时,让我们都来像陆游这首诗中告诫的一样,珍惜当下,不遗余力地勤苦努力,坚持下功夫,把书本和实践相结合,将来一定能迎来“少壮工夫老始成”的那一天。

    朱熹《劝学诗》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参考反馈题目

    1.你会背“数九歌”吗?你知道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数九歌”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家乡的数九歌吗?

    2.你知道《千字文》里的“律吕调阳”和冬至“一阳来复”有什么关系吗?杜甫《冬至》诗里的“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又是什么意思?

    3.你听说过“九九消寒图”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哪几种“九九消寒图”吗?

    4.你了解诗人陆游吗?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诗?

    5.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你有切身的感受吗?

    6.你还读过什么“劝学诗”?能给我们分享一首你喜欢的“劝学诗”吗?

    胡未灭,鬓先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合的《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w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