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群里分享了,我们读书会4期的书单,主题是个人认知与心智成熟的硬知识。
顺便聊起了读书,也引发了一些思考,拿出来与你共享。
1,读书了不起吗?
虽然一直在鼓励大家读书,并不是说读书的人就比不读书的人更高级。
这个就是个人选择问题,你愿意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我之前的老板小学毕业,但对人对事思考判断非常犀利通透。
有人用听学习,有人用看学习,有人用读书学习,而读书并非这里面最高贵的。
选择自己适合的形式,了解自己,理解社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然也能收获最多。
区别只有一点,就是对普通人来说,其他的学习条件不好凑齐。比如一个好教练,一个好导师,一个好师傅,在没有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读书是最容易被自己控制的学习方法。
读书可能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它绝对是最便宜实惠的方法。
2,读什么书?
解决了要不要读书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读什么书的事了。
这个不好说,每个人的需要爱好不同,无法给你确定答案,但可以跟一个框架。
第一,读书最直接的诉求,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第二,没有具体问题, 就读名著,错不了。
第三,各领域的基础知识补充。
能流传下来的一定有其理由,各大领域的经典看了都不吃亏。
3,现在都网络世界了,还要读书吗?
确实网络很方便,需要的任何信息都可以搜到。
如果把网络当成个人的知识库,确实可以不用读书,只要在遇到问题去搜索就行了。
这个虽然不用读书了, 但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了。意味着你要有提出好问题的能力,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把搜到的信息转换为方法。
相信我,提一个好问题,比读书困难多了。
而且不是所有问题都给你时间准备,而只是本身也有两种:
一种是,信息知识本身。
二种是,如何使用这些知识。
给我一台量子计算机,我也不会用,而未来对如何使用知识的知识要求更高。
这样看还是要读书,在阅读过程激发问题意识,引发思考转化知识,并且关联到现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普通人最佳出路。
4,读书跟做人有什么关系?
人的言行举止都跟所在的文化环境有关,虽然现在社会信息发达,经济发达,个人空前自由。
但那些骨子里的东西不会消失,而是用其他形式存在,继续影响着每个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勤劳、奋斗、努力、这些朴实的价值观依然用不同的语句重新描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更多,如何处理社会关系,每个人都希望做一个善良的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习知识,了解世界规律,追求自我实现,最终做出一番事业。
就算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依然离不开,天命在我,不由天。
大者,为国为民,小者,成就自身。
越往后,我们越靠近历史,因为我们终究成为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