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集的原文是: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傅先生的翻译是: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来提醒自己的人,我对ta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一集,先生讲的主要意思是要养成反省的习惯,遇事要先问问自己:我该怎么办。
遇事是常态。
先说事,事有三件:
第一宗,老天的事。
天气、时代、社会趋势,这个都属于老天的事。对于个人来讲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仅凭一己之力也是无法左右的,只能顺势而为。
第二宗,别人的事。
每个人或忙或闲,都在各行其是。有时候有人会请你帮忙,有时候有人会给你添乱,有时候别人给你赞美,有时候有人给你毁谤,更多时候人家在忙自己的事没工夫理你。这都是别人的事。
第三宗,自己的事。
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正路,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无论遇见什么事,核心始终是第三宗,就是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行有余力再去做另外两宗,没有余力尽可无需理会。
主要说说自己的事
自己的事有远近、难易、缓急、轻重之分。长远到一辈子都要坚持的事情,必然艰难,而且重要,那就要缓办,事缓则圆,这个缓是每天都要坚持,哪怕只是前进了一点点,不能停。且近、突发、纷扰的事情,也要缓办,这个缓是要有静气,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思可矣’做决断,去应对。
没有人能够解决所有遇到的事,自己积极思考、想办法是根本,但是不要忘记:学会寻求别人的帮助。
有句话非常好,叫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用来自助和助人都是极好的标准。如果你因某事已经绞尽脑汁,心里都怒了,头昏脸胀,仍然毫无办法,那就到了必须求助的时刻了。对别人也是一样,你看到有人确实走投无路了,就该施以援手。
不由得想起以前有位同学的口头禅:还有难倒中国人的!但凡ta遇见难题,一时半会儿做不上来,或是看见同学遇见事了,ta都会这样说。时过境迁,许多年过去了,当初不会答的题目后来是怎么样答上的,考试得了几分现在都已经记不得了。现在想来:哪有过不去的事呢?
遇事
没事不生事,
遇事不怕事,
只要存心正,
全都不是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