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题就是一个字:走。
由于去给娃考察下幼儿园,所以实地走访一下,当然今天是节假日,幼儿园关门,不过可以从周围环境和幼儿园的外围了解下。
于是,今天就是一个字:走。
早上七点出门,孩子的妈妈去考试,从八点到十一点,我就在考场附近开启了寻园之旅。
从一条路到另一条路,从一个大街到另一个大街。今天室外温度是零下三度,伸出手很快就僵硬了,明显感觉浑身都冰冷的。
幸好今天没有冬天的大北风,减少了一些暴力寒冷攻击。
开始时,我是感觉迎着寒冷再走,脸颊冻得像个冰糕,两只手更是像放在冰块上一般。因为这附近我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只好打开地图软件,一边搜索附近幼儿园,一边查看路线。尽管很冻手也只能选择硬抗了。
走了三公里后,接近了第一个目标,四周观察完毕后,拍照,找幼儿园联系电话,联系园长了解情况。如此反复,找了十多个幼儿园,也在不知不觉走了18公里,并且累计步数21000步。也就是说,在三个小时内,我在附近穿插寻找,用双脚走出了半个马拉松。当然,从五公里后,身体的热量开始源源不断释放出来,也不觉得冷了,只有当手机拍照和拨打电话时察觉到手指特别不灵活,它们要在大脑想法后延迟几秒才能多次尝试并打出数字和按到键盘。
天气冷是真的冷,不过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这突如其来的18公里。
当我们有目标时,距离变得不那么可怕,反正走就对了。如果放在平时,让我走两万步,我肯定认为绝对太难了,要走很远的距离;如果告诉我走十八公里,我肯定不敢接受,这个距离太远了,这么要走到什么时候。
不过今天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走多远,也没有计算过要走的距离,因为有目标,有任务,所以它们就是我的灯塔,于是脑海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提醒我"下一个要去的园在哪里",这也指引我不断前行,一上午我基本上没有坐下来休息,外面太冷也不可能坐在户外,那么除了偶尔停下来打电话,其他时间就是在行走途中,地图上每一个园区都是我的作战地上的目标高地。
于是乎,关注走路外的目标促成了我超额完成走路的目标,原以为每天我保持一天一万三千步,额外做30分健身操,这就已经很挑战自己了。通常情况我的注意力也经常在计步软件的步数上。而今天的经历让我发现了新的秘密,那就是不能只盯着目标去行动,可能有时候推动其他目标的达成就也会对完成当下任务有重要影响,通俗的说就是打开一把锁的钥匙不在锁本身,而在锁头之外。
当然,我不是鼓励每个人都可以尝试走个十八公里,不过我们可以从中反思自己,谁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些而不是更好,也应该在做得过程多从多个方面找关键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