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听写单词,四一班同学45个人中近15个人听写不合格,我给了一周的复习时间,上周五重新对这些学生进行听写,同时让这些同学把单词进行抄写。但是只有一位崔同学交了过来抄写的单词,周五听写后剩下7位同学,其中包括崔同学,布置重新抄写单词的作业。周五晚上,崔同学在微信上问我,老师,上次让抄写的只有我一个人交了,其他同学都没交。我瞬间明白了她说的意思,告诉她这件事情我会在合适的时机重新让他们抄写。
无独有偶。因为孩子们需要背诵英语,班上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背诵的,崔同学和张同学在同一个小组里面,而且是同桌,其中张同学是小组长。组员需要到小组长这里背诵。结果有几次崔同学的背诵通过了,但是每次听写单词却不合格。我觉得很奇怪,于是单独让崔同学找我背诵,发现大多数单词都是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她掌握的并不好。
与别的老师分享这样的事情时,大家觉得,这小姑娘真有“心眼”。不禁想起,我的童年,那时候母亲经常说,你看看谁谁谁家的孩子人家都八百个心眼,呢?现在,我们也会说,有的孩子真的是10086个心眼。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一、“心眼多”什么意思?
我们说“心眼多”,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一个问题,本来可以有一条直接的方式,但是他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比如,背单词,可以直接对小组长说我不熟悉,偏偏背的时候眼睛要一直瞟书上的。写单词,可以直接问老师为什么其他同学没写?却采取间接的方式,直接的方法不需要思考,而间接的方式却需要进行思维加工。
二、为什么孩子不直接说?
既然有最直接的方式,为什么孩子非要绕一个大圈子呢?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常说的工科男——钢铁直男,指那些性子,性格直爽,不善于变通的直男。对于某些事情,我们希望变通,而对于孩子绕圈子的问答,我们却说孩子有“心眼”,孩子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她希望自己的想法可以得到满足,得到接纳,甚至希望逃避一些惩罚,他会费劲的去想其他的方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都说孩子是纯洁的天使,但有的孩子却仿佛天生心机很重,明明也没人教什么,却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撒谎,学会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推卸责任,甚至恶人先告状。
三、“心眼多”到底好还是不好
很多家长都会说自己的孩子没心眼,太老实,担心进入小集体吃亏,以后到社会上吃亏。在没进入集体之前,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的,进入集体生活后,孩子们的社会属性开始凸现出来。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讨论,哪个孩子太实在,哪个孩子心眼多,更多的我们还是愿意听到“心眼多”这种夸奖,因为觉得这样就是聪明。
我作为一个家长,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眼多一点。孩子放学回到家会说,xx说他一个小时就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xx说他长大会有翅膀;xx说明天下午和我去玩,结果等到所谓的明天并没有;诸如此类的事情,孩子总是相信,我说人家都是在骗你的,你怎么这么傻的就相信了。
还有的孩子拿到发下来的试卷,悄悄的把错题改正确,拿着卷子找老师,说老师改错题了,这样可以加几分,为这几分沾沾自喜。或许他不是故意要“占便宜”,但就是这种比别人多一点点,靠手段而带来的沾沾自喜,担心以后会不会以此为荣?
其实有的时候,大人所谓的“心眼”,是体现在为人处世的情况下,比如司马光,情理之中砸水缸救出小伙伴,遇事能常思考。
我们班还有一位同学,铁面无私。小组内哪位同学有不当之处会及时和老师反映,如果自己的题目改错了,也会找老师说明情况,为人友善,直接,简单,他的妈妈说这孩子太实心眼了。我认为,心眼是后天通过社交经验、思维程度循序渐进的东西。
当孩子进入集体中的那一刻,他所接触到的人都在影响着他以后的模样,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在打磨他的心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心眼多”如果用“知识点”比喻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自己的知识越多越好。心眼多不是一件坏事,习得更多的知识,心里的眼越来越多,光透过心眼照射出来,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好的理解,产生了更多的智慧。当拥有更多的智慧之时,心里会变得小孩明镜一样敞亮,知道何时使用“心眼”。
心眼多并非坏事,坏就坏在“滥用心眼”。因此,不管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我们成人,都要摒弃所谓的自以为是,耍小聪明,通过积累心眼把心看清,积累智慧。做一些决定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而对于我们的学生,我认为三观正确、情绪稳定,性格正常的学生比“耍小聪明”的学生将来的路更容易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