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极不情愿的拿出梯子,走出门外,准备去擦家里的玻璃。
已经拖了三天,无法再拖下去了。本想着找保洁来干的,可是老妈不同意,觉得就这么点活,完全没有必要,她已经把里面的窗户擦了,我也再没理由耍赖皮。
可是我真的不想干,莫名的不情愿。那种感觉就一个字:“麻烦”
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就是无可再拖,拖到最后,该干就还要干。于是带着情绪我开始了辛勤的劳作。外面阳光甚好,我打开音乐,一点点地让家中的玻璃开始变得干净起来。
随着一片片玻璃被我擦干净,我的心情也一点点的好了起来,随着音乐开始变得欢快,整个人也扭起来。家里的小宝宝在玻璃的另一头对我甜甜地笑着,王太太再喂两块老妈刚煮好的羊肉,一切也变得那么美好。
我想象着也许会碰到的场景:
陌生的左邻右舍偶然路过,问道:“小伙子,你这擦玻璃咋收费啊?”“一块玻璃一千。”,哼,敢拿我当保洁。
熟悉的左邻右舍偶然路过,说道:“哎呦,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多懂事。” 我谦虚地微微一笑。被人夸还是要低调一点的。
可惜什么都没有发生,在元认知以及近期心理学的学习之下,我在想我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骨子里我还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
1、因为还是住在老妈家,所以潜意识中觉得这些都应该是家长的事情,自己没有决定权(决定不了是否请保洁)
2、如果成熟一点也许就不会有一块玻璃一千这种幼稚的想象在之中。
3、如果家是以自己为主,那么左邻右舍会说谁谁家的老公真好,而不是孩子。
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塑造还是强大的,独立的空间,独立的经济以及独立的认知,缺一不可,否则只是看起来长大了而已。不过,外在的压力通常是良方之一。
这次擦玻璃,最大的感受并不在以上几点,而是情绪在生命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不愿擦玻璃应该属于感性范畴,如果倾听内心的感受,那么不要干就是最好的选择,可是理性判断做了这件事才是正确的,事实上当我完成擦玻璃后,情绪也因此而发生了转变,那么,做个理性人才应该是正确的事情,可是成为真正的理性人又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情。
先不想了,上升到生命的意义是太大的一个话题,带着问题,继续上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