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是一个平凡的小镇。
有湛蓝的天空,有洁白的云朵。有娇艳的花,鲜嫩的草,高大茂密的树木。有宽广平坦的公路,有闲话家常的人家,有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峦,有近处清澈见底的溪流。
小镇不是一个有特色的小镇。
小镇没有高楼大山,也见不到车水马轮的现象。小镇的房屋大多是比邻而建的,两家共用一面墙,仿佛是关系极好的两个伙伴那般贴的紧密。当然,也有些许人家是不愿让他人占自家便宜的,故要求后者建房时需自行立墙。除了这一排排看起来是手牵着手坐落在马路两侧的二三层屋舍外,还有些许独居一处的小洋楼。他们不愿和任何其他同类有任何联系,仿佛那样就无法体现出他们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 小镇唯一的特色就是,每家的房子都是一栋一栋的,这样每家拥有的空间都是极大的,丝毫不显拥挤。除非你家同一时间来了非常非常多的客人,这时就另当别论了。
在小镇的马路上是见不到水泄不通的现象的。除非是春节期间,小镇的车才会从四面八方的大城市中赶回来。平时小镇的人们出行次数并不是很多,因为在小镇留下来的多数都是经济条件不高的年迈老人或者朴实顾家的农村妇女。而她们偶尔的出行,只需依靠小镇上一辆公交车就足以。虽然等公交车的时间会比较久,价格也不是十分实惠,但这确实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当然如果你愿意在炎炎烈日下或者在凛冽的寒风中出行,那么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将会是你的另一个选择。我想在这里我需要友情建议一下,在寒冬腊月路面结冰的季节,最好还是不要使用两个轮子的交通工具。因为意外总是会不期而遇的,毕竟我就曾在这样的时节里和载着我的小电驴一起在冰封的大马路上连摔了两跤。
小镇的生活节奏是比较慢的。
在小镇上,你是看不见匆匆忙忙赶时间,追公交车,挤地铁的画面的。因为小镇不具备这样实质性的软硬件设施。小镇没有工厂,没有公司。所以就不需要多条线路的多辆公交车,也不需要舒适快捷的地铁,毕竟这两种交通工具都是为人非常非常多的地方服务的,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小镇的人可并不多,所以目前尚不要这样的配备。
小镇的人们虽无法在工厂和公司上班,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场地。那就是各家的一亩三分地,当然这里的量词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有些外出人家留下的一亩三分地也不会被勤劳的人们浪费的。有常识的人们都知道,农忙主要在春秋这两个季节,俗话说春种秋收,别的季节里的农活也是围绕着两个季节展开的。
夏天是旱涝频发的季节。小镇的人们要时刻关注自己作物是否缺水,是否水太多,是否因每次的自然变化而仍然在健康成长着的等等。有时,他们也会把自家的作物和别家的作比较,看看是不是自家的长得更好。
待到临近秋收的时节,农作物先后开始成熟。小镇也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成捆成捆拔起的花生秧苗往家里拉,整整齐齐的散开在门口的空地上。自此每到清晨或者傍晚凉爽时分,个别家院门口便三三两两、四四五五的聚集着聊天摘花生的。虽然她们嘴上说个不停,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她们手上的工作。她们或者闲聊着当下最热点的新闻话题,或者在谈论某家的闲话家常。
在小镇不忙碌的季节,她们也会因时节的不同,安排作息时间。夏天是清闲时光最多的季节。在这个季节,她们会在旭日初升时便早早起床,完成了日常最基本的家庭任务——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之后。其余剩下时间便可以稍作休息。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日复一日的家务。时间虽然很是充裕,但是能被真正有意义度过的却并不是很多。
夜幕初降的时刻最是可以毫无负担,悠闲度过的。吃过晚饭的人们三两成群相约在马路边来回散步,这段路程上也少不了谈天说地的。等到稍晚时分,她们就各自回到各自被空调凉爽氛围包裹着的温暖小家,洗漱完成之后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拿出手机刷一会儿小视频和新闻后,便开始放下手机休息。至此一天的生活就该画上一个句号了。
这就是这个小镇的基本情况,虽然它本该还有许多故事值得撰写,但这里却缺少一个能真正发掘这些故事并能把这些故事生动形象表达出来的人。
小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