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了《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第九章《练就一支灵动的笔》,主要讲的是如何进行作文引导。
作文是锻炼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材料筛选能力和语言组织运动能力的创作过程。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与内心对话,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天地徜徉于其中。
每个人都有表达感情的方式,比如说高兴了想要唱歌,不开心了会去喝酒,郁闷了出去跑一跑。同样的,写作也是表达感情的方式,开心、生气、郁闷都可以写一写。情蕴其中,而发于言。
可是一与考试挂钩,写作变成了写作文,其中总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就像是唱歌,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哼哼几句,但是要让你唱的完整,唱的都在调上,还要唱的有模有样,没有几个人会一直热情到底了。
作文也是,承载着考试巨大的压力,受到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挥,有些学生反而不会写作文了,不仅不会写,而且很怕写。一提到作文就头疼。
中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却绝非轻而易举。一是写作能力往往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反应,包括阅读量、识字量、感受力等等诸多方面;二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渐进的,不存在学几个写作技巧就立马见效成为写作高手,也没有固定的公式,关键时候往里一套就是一篇好文;三是神秘感,总觉得作文能写好的人很厉害,却忽略了写作是情感表达的需求,是每个人都需要,也都可以做好的。
因此老师要教好作文课,首先要摸清学生究竟有哪些心里障碍、思想障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疏导;其次是摆正收到与引导的位置。有因势利导,扬积极因素,弃不良影响,绝非一日之功。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最主要的写作环节,培养步步提升,坚持不懈。
写作要义首先要激发写作的好奇心,助推写作冲动感。写作是情感的表达,是人的一种需求,所以说我们要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好奇心和冲动感,以经典或同龄人的优秀习作为蓝本,为同学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添对写作的兴趣与情感。
当然有了,好奇心和冲动感,还要有东西可写。给学生指点写作入门途径,首先要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学生写作最大的难题是做饭五米为无米之炊而苦恼。总觉得无话可说,实际上米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识别,寻找和捕捉。
写作材料,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材料,一种是间接材料。作为直接材料,需要同学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体味情感的变化,善于往自己记忆的仓库的添砖加瓦。等到需要的时候才能够找具体的、生动的写作材料。间接材料是要多读书,多积累,学习前人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借助他人之力来增加自己的材料库。这也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意义。
有了材料,我们也不能胡乱堆砌。要想建一座房子,首先要有图纸,我们要知道是搭一个古风的还是现代的,是搭中式的还是西式的。你想表达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作文的中心思想。
确定好了中心,我们还要学习如何搭建,按什么顺序来搭建,才能让我们的房子既坚固又美观。因此写作之前要列提纲,或者是打腹稿,要做到胸中有竹,言之有序。
最后我们还要选择一下我们所找到的材料,是不是所有的都能用?当然不是。要对我们的材料进行取舍,选择最典型的,才能更加精准的来表达我们的中心。
如此,我们便可以在方寸大的稿纸上建筑我们的鸿篇巨制了。
最后一点,要想在写作上有所成就,关键在于坚持,只有坚持不懈的写作,才能够增加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才能提高写作的质量和速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