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教既然是一理所生,那何者为最高?修道者应有偏重吗?

三教既然是一理所生,那何者为最高?修道者应有偏重吗?

作者: 朱雅芳 | 来源:发表于2020-01-14 22:09 被阅读0次

三教既然都出于無极之一理,当然无所谓了甚么高低,不过按世俗比较上,则以佛法为最高。此话怎讲呢?有一本应劫经上记载:「天地之始,定下十佛掌教」,而已知有七佛过去了,尚有三佛——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古佛分别来执掌三期之大事。

首先是燃灯古佛在上古时代执掌道盘计一千五百年称青阳期。继而由释迦牟尼佛掌道盘,为时约三千年,传他诞生于西元前六世纪(即在中国周昭王十五年,甲寅年四月八日)出生地为印度北部的迦毘罗伟国,姓刹地利(梵语,意思是高级贵族),父亲为淨饭王,母亲为摩耶夫人,十九岁即看破世间的生老病死,决心出家,三十四岁成道。受燃灯古佛授记(授於将来必当作佛的记别),他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由其弟子集结成千万卷的大藏经留传后世,渡化数不尽的众生,其说法理论直指本性,默传心印法,直探自性本源,扫一切色相、气质而入空中妙有之理境,因此后世众生尊之为「佛祖」。

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人称老子。于周定王三年之丁巳年(西元前六〇四年)生于楚国的陈郡。曾担任周敬王时期的史官,主掌全国图书、礼记。孔子五十岁时曾向他(老子)问礼(求教),之后不久,老子即骑著青牛出陕西的函谷关,向西渡化鄰邦诸王及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其倡导之道,注重淡泊明志,以清静来养天心、道心。其修炼的方式为“抽坎中之阳去填离中之阴”,返本还元,回返先天乾坤之位,拼除一切的执著,由气入理,如此得水火既济而炼出孝悌忠信等德业的金丹,他一生留下了:道德经、清静经等书来化渡世人,人尊为「道祖」。

至于万世师表,人称「素王」的孔子所传之教,政治中含有多项教化,政教合一,其论道重入世但不执著,由象天的人间道,超入气天、理天,因世人对儒家学说最为清楚,所以这里就不详述了。

总之,三教的大道,皆以「性理」——自性源头为宗旨,因此要遵守的纲常伦理道德,均能发自本性中的自然流露,此自性若能清明,那么一切的人伦道德,无须学习,也可自正。此即所谓的「明白本体,即可用之無穷」当根本坚固了之后,一切枝葉自然茂盛,这本来即是极自然的道理啊!

可惜的是,后世……

佛教失其“妙道心印”,因「道传火宅」,本身之無上妙法已转;……道教失其“金丹口诀”,即失去其修心炼性之口诀,仅存“念经诵忏”,道教现在只剩念经与为人忏赞祈祷,成为主要生计而忙碌其中;……儒家也失去他的性理真传,试看当今一些文人,其主要在探求的是一些好文章,摘取美好的文句,若要问他如何探讨知止定静安虑得等究竟工夫以及如何静心不被耳目所扰的境界,和如何深究事理、率性行事等方法,能懂得之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导致三教之“宝藏”~智慧和思想尽失的原因是...历史朝代的更换,战争及各种灾难,及不同朝代的帝王.掌权者对三教聖人的“宝典”之:了解程度、认可程度、重视程度,都各自不一样。在一些朝代...例:“秦王焚书”这件历史事件甚为可惜。书籍中承载的那些智慧与思想就此毁于一旦……,另外,在近代史中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挫折、极大的伤害、甚至遭受灭顶之灾……实在令人痛心啊!)

因此之故,让三教聖人的心法,已濒临于废绝的境地,因此若想要在性理真传上有所深入,就必须三教齐修,不可偏废,实践儒家所尊崇的礼门義路,运用道家之修身养性,“抽坎填离”、清静本体的工夫,谨守佛家所订的规矩戒律,如此之后,当小用之时,可以保健身心,延长阳间岁寿,当大用之后,便可以明心见性,当下体验道而修成:仙真、佛菩萨及聖贤境地。以上是修行人所要注意的。

【三教化世,五教济渡,均本乎个無极之理,各有使命,本無所谓高低之分,然而在习惯上,东方人历来以佛道为宗。三教之源均论性理要義,唯传之已久,可惜有些重要之“旨”已失,率性之路,已成茫然,故“济公活佛”特别叮嘱欲修性理真传,必须三教齐修,不偏不倚,「行儒门之礼義,用道教之工夫,守佛家之规戒」,诚能切重要点,有益修道门津。】

相关文章

  • 三教既然是一理所生,那何者为最高?修道者应有偏重吗?

    三教既然都出于無极之一理,当然无所谓了甚么高低,不过按世俗比较上,则以佛法为最高。此话怎讲呢?有一本应劫经上记载:...

  • 佛陀:何为大善?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 佛言:行道(率性而为,依理而行)守真者善(天真本然,明德至善之谓),...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22)

    ★修道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修道者忌食荤腥。荤又称五荤、五辛,乃天地不正之气所生的食物,它们是: 一、蒜:伤心躁火...

  • #华与华书房#《中庸》【27】区别对待,而不是一视同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仁就是人,修道以仁,仁不是外物,就在人...

  • “戒”的真实义

    “戒”乃修行人修行之始,“以戒为师”为第一。 何者为“戒”?其意有二:“禁”与“止”也。 何者为“禁”?禁者有三,...

  • day14·围炉夜话(五)

    何者为益友?凡事肯规我之过者是也;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今天又读了七分之一,围炉夜话快要读完了,这十...

  • 追求

    人之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美?何者为丑?何者为贫?何者为富?居陋室,箪瓢屡空,不改其乐,晏然也;处高位,华服美冠,...

  • 2020-05-27

    何者为益友?凡事肯规我之过者是也。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什么样的人是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呢?是那些遇到事...

  • 儒家的心学让你超凡脱俗

    儒释道乃为国人最信奉的三大宗教,三教既相互通融而又有所偏重。此所谓佛为心,道为骨,儒为体。儒家既是宗教又是...

  • 手抄胡孚琛丹道实修真传三家四派丹法解读

    内丹法要“理、事、法”兼顾,事为修持,法为丹诀,理为学理,理即文也,居内丹学之首。学道先学文,修道先修心。入手临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教既然是一理所生,那何者为最高?修道者应有偏重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hz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