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同的恨和怕,才让"我们"更加的团结

共同的恨和怕,才让"我们"更加的团结

作者: 偶然值林叟 | 来源:发表于2021-05-21 23:33 被阅读0次

    恨是比爱强大得多的力量,人类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牢固同盟,都是被恨——而不是爱——凝聚起来的。历史上的很多高明领袖,都很懂得制造并且操纵恨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非常太哲理,所以树立敌人,才能更好的团结内部。进化心里告诉我们共同的恨比共同的爱更能凝聚人心。所以当内部出现危机的时候,更要到外部寻找敌人,所以现阶段反中是许多西方国家的政治需要,一时无法调和。
    集体认同感越强,合群的能力就越强,而集体认同感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和仇恨强化起来的。

    这就意味着,外面各种各样的“他们”既可怕,又可鄙,更可恨,天然就该被“我们”歧视。而在“我们”内部,彼此之间,越是一起去歧视、畏惧和仇恨“他们”,“我们”的关系就越紧密。正是共同的怕与恨,使我们有了共同的爱和共同的族群归属意识,而不是相反。

    换句话说,如果人生来就不存在“歧视”这种心理模式的话,就不可能组成族群,而单个的人根本应对不来这个险恶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糟糕,因为陌生的总是糟糕的。

    熟悉和陌生也属于生死攸关的大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口味通常和妈妈的口味很一致,凡是妈妈爱吃的东西,我们天生就爱吃。

    其中的道理是:凡是妈妈爱吃的东西,都是妈妈用自己的身体反复检验过,确认为安全的食物。对于这些食物,我们在娘胎里就已经熟悉了。

    有很多孩子没得到过父母的关爱,或者被冷落,或者被虐待,但他们成年以后,对父母和家乡依然有爱——尽管爱恨纠缠,也说不上这爱到底从何而来。

    貌似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表现,但并不尽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只要习惯了,当家暴的伤害值变得可预期了,也就没那么难捱了。

    人们天然会把“可预期”等同于“可控”,认为只要事情是可控的,就不足为惧。今天我们常说的“走出舒适区”,舒适区本质上就是熟悉区,只要你体会过走出舒适区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就不难理解那些走不出来的家暴受害者了。

    熟悉等于安全,陌生等于危险。安全的就是好的,危险的就是坏的。

    所以显而易见,陌生的就是坏的。凡是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风土人情,我们与生俱来的第一反应就是排斥、厌恶,很想把一切陌生事物消灭干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同的恨和怕,才让"我们"更加的团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og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