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由于不能转正,我炒了实习公司的鱿鱼。我的 leader 很愧疚,不停地说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之后的半个多月,我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大家知不知道那种感觉,就像是准备了很久的考试,爱了很久的人,你以为自己一定能过,你以为可以结婚。结果,这个考试取消了,爱人和别人跑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失败,很委屈。我为自己之后的生活规划了那么多,努力了那么多,但是现在全是一场空,突然之间,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开始。
幸运的是,上天给你关了一扇门,但是可能会给你留个洞。
某天,kindle 居然给我推荐了一本《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我平时也不看鸡汤呀,kindle 怎么就瞎推荐呢,果断略过。后来也没事干,破罐子破摔,我看了这本“姑娘”。
“呦吼,居然比想象的好蛮多。”
一本书是不是好书,其实要看读书的人和书是否合适,就像我小的时候读《四世同堂》,总是看了几页就不想看了,心想“这是个什么鬼玩意儿”,完全体会不到这本书的妙处。然而大学的时候重新再读,因为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此时我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了。
同样的,《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我只推荐一类人看,那就是和我一样,年纪在 17-23 岁之间,有点儿迷茫,有点儿怀疑自己的姑娘。为什么我会推荐一本鸡汤,还只推荐这一类的人看呢?我们要从书的作者刘媛媛说起。
“北大才女”刘媛媛,看过《超级演说家》的小伙伴都知道,她是第二季的冠军,她的演讲《寒门贵子》和《不做死就不会死》在网上的点击量均突破了一亿。现在,刘媛媛不仅会上一些节目,还在自己创业。
很多人都会说,哇,刘媛媛很厉害呀。然而在参加超级演说家以前,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普通到和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一样:
高中的时候,她是那个每天为成绩担忧的自己。她心里也曾装着一所心仪的大学,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大学的时候,她是那个每天在挣扎在自习、手机、聚会之间的自己。她曾经也不知道该如何平衡眼前各种事情。
毕业的时候,她是那个面对分离、考研、就业的自己。她的周围也曾有过无数个声音,让自己做这个、做那个,但是她也会迷茫,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
当一个机会降到眼前的时候,她也纠结不知道该怎么把握机会;当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时候,她也郁闷不知道该怎样让自己重获信心。
……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无数个自己——这些我遇到的问题,刘媛媛也遇到过。不同的是,她把她的解决办法写在了这本书里。
很多时候,参照别人的解决方法,可以帮自己做出很多正确的决定。比如在古代,精英学习历史的方法是,当历史中的认为遇到人生节点时,先考虑如果自己是他会怎么做,如果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然后再翻看真正的历史,看历史上的人物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如此练习,他们在遇到自己的人生节点时往往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样的,我们虽然不是古代精英,要名垂青史,但是当遇到我们人生节点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根据“过来人”的做法,考虑自己该怎么做。
不过,既然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那为什么这本书不适合所有的人读呢?我们从这本书的差评中就可以得到答案。

我们上面提到了,书的作者刘媛媛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即便她已经比绝大多数同龄人优秀很多,但是她的阅历还是很有限的。她的观点只适用于和自己情况一样,对于有很多生活阅历、或是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人,是不太有参考价值的。
这就像是,我们可以给高中生建议,只要上课要好好听课,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多做练习,就能上好大学。然而你要是和一个大学生也说只要上课好好听课,多做练习,就能有一份高工资的工作,我觉得你在害他。
就像我在开篇提到的,一本书的好坏,要看和这本书和看书的人契合不契合。如果你早就不是那个在成长、自我、感情上面有迷茫的人,那么这本书真的不适合你,看也是在你的浪费时间。
愿我们都能把握好当下的每个选择,做出能够让未来的自己可能会有些遗憾但是绝对不会后悔的选择。
希望这本书能帮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