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家11天了,最初是兴奋的。现在的我十分想念在广州自由的时光,待在家里似乎对什么也不感兴趣。感觉自己就是个傻X一样,很闷的感觉。几次打开电脑,都想写写年终总结。发现不知道从何开始写,家里对人的标准都是,买房买车,存了多少钱?其他的事情,都好像都是瞎折腾。
这次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住了两天。感觉一切都没有变,可能是我自己变了。他们还是擅长东家长西家短,还是喜欢谈论自己家的孩子多么多么厉害。13岁到县城读初中,之后一直都是在外面读书。如今过了13年再回到这个小山村,似乎大家都没有什么变化。年轻人基本上没有在家,个个都在深圳广州这一带,一起长大的男孩子们都是在富士康。隔壁邻居混的最好,在深圳开照相馆,在我们县城买了两套房子。如今离婚又生孩子了。
这次爸爸妈妈把我们家的房子,重新翻新了一次。以前我不想让他们在回到那个小山村,因为我想在县城给爸爸妈妈买套房子。给他们买养老保险,然后过着比较舒服的日子。可是后来接触到一些与自然相关的知识之后。我想,那片土地与山水都是滋养他们的。以前我很想逃离那片土地,如今去了很多地方,发现这个我出生的地方,生活了13年的地方,我时常在想念着。
02
在城里漂泊的时候,时常有回老家的念头。可是真正回来,我发现我根本就待不下去。跟周围的人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大家都在谈论谁谁赚了多少钱,买的房子车子,结婚生孩子的事情。我发现人的性格,与成长环境真的息息相关。我之所以感性,多愁伤感。是因为小时候,父母都不在我身边,而爷爷奶奶也不是真的疼爱我。长大一点,我都喜欢用文字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这好像是一种自我对话的方式。
对于人际关系,一直都是我十分困惑的问题。看着弟弟拥有那么多的朋友,可是我发现我根本就没有什么闺蜜或者能够交心的人。好像所有的朋友,都是每个阶段都在变化着。很多朋友都只是留于表面,可能是我自身根本与人就建立不了亲密关系吧。我总想活得像某个特别外向的人,可是事实上的我本来就是比较内向。
看了06-07年的日记,发现自己一直执着于,让自己的口才变好、减肥、应变能力变强、变得会说话。我好像一直想活的像别人一样,可是我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啊。能够安安静静写自己的心事,喜欢看书。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那时候我的信念就是,一定要走出农门,考个好大学,在城里立足。还有就是不想让妈妈受苦,想让妈妈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因为我总觉得爸爸对妈妈不够好,只要看到谁欺负我妈妈,我就会讨厌她,想好好的保护她。
03
时间可真快,马上我也要27岁了。可是我感觉自己还小,怎么时间就那么快呢?弟弟也越来越像个大人了,能够理解父母。甚至会想着好好陪陪父母,一起跨年。很多时候,我也不太了解自己。自己到底是变好,还是变坏了。跟那些亲人也越来越不亲了,不喜欢的人,我也不想去接触了。感觉很闹心,而真正对我好的人,其实我内心也知道。我也以我的方式,去好好对待他们。
很多时候那种自卑、骨子里觉得穷的信念,好像是深入骨髓的。无论是一个月赚了多少钱,或者住多么好的房子。我依旧觉得自己穷,回到老家在广州建立起来的一切,一夜之间全部崩盘。回一趟老家,翻翻以前的东西,似乎就能找到一些根源的东西。我们一直执着的事情,很多时候真的都是周围的人给你种下的种子。
不过很感激20岁时的自己,义无反顾的要去大城市闯荡。发现原来竟然可以这样优秀,可以变得漂亮、知性、优雅,认识那么多优秀的人,体验那么多的美好。在大城市里闯荡,真的会有很多艰辛、很多只能往肚里吞的事情。但是,这些体验经验,如果当时没有出去,年龄越大就越不敢出去。没有背景的我们,即使待在老家也只能做些最底层的工作。看到初中同学,都是在珠宝店里卖珠宝,不过嫁的老公还不错有车有房,孩子也在身边。一年也会到大城市玩几次,这种生活在这个小县城也属于水平比较高的了。
04
心中一直执着的信念是,“女人一定要经济独立,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我总是害怕自己没有经济来源,一旦不工作我内心非常的不踏实。总担心别人看不起我,我总喜欢活在别人夸奖,赞美的眼光里。别人一旦批评我,或说我的不是。我就会非常难受,整天整天都打不起精神。可能也是大家说的玻璃心吧。或者是,还不够成熟。可是这就是真实的自己啊,我接受这样的自己。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喜欢在一线城市闯荡。不想那么早早的回到老家,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赚到属于自己的房子,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过比较精彩的人生,接触优秀的人。不给自己设限,不断的向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