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日子里
昨天终于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为什么会用“终于”二字?想来是被那痛苦中的欢愉所折磨。有时候回忆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若是纯粹快乐或者纯粹悲伤的事也便罢了,最怕的就是有时笑有时哭的事,也许后来的日子里,杨绛先生的生命里只有时间,却少了欢愉。
悲痛之所以是刻骨铭心的就是因为它带走的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而且是以极快的速度,书的前两部分写的是三个人的故事,最后一个部分是一个人的故事。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杨绛先生的世界里,钱钟书和钱媛是两个“完美的人”。一个是完美的丈夫与学者。一个是完美 的女儿,那是何等的幸福。现在我们总是提到“原生家庭”这个词,很多人都认为原生家庭的状态将会影响甚至是决定这个家庭中每个人的未来,而当我们回头看杨绛先生一家时却觉得心生羡慕,亦或许是我自己的感叹吧,但是无可否认这样的家庭是好的。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承担,他们彼此都是自己最重要的人,钱媛的忍耐和承担一度让我自己感动,也让我觉得自责,我们似乎想着从父母身上索取更多。有时也责怪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环境,但是有哪个父母是从一开始就准备好做父母的呢?杨绛与钱钟书先生为钱媛确实是创造了相对不错的条件,但是杨绛先生也在书中写到“我以为肚里怀个孩子,可不予理睬”,那时他们夫妻二人也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可是下一句话是“但怀了孩子,方知我得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贡献给这个新的生命”,所以后来的生命都与她有关,也只是因为这样,后来的生离死别才变得更加让人动容。
杨绛先生写到“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切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h额忧虑。人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先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那时杨绛先生一个人回忆三个人的生活,其中的思念与感慨无法想象,只是那个时候,对于杨绛先生而言她已经没有家了,她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游客,到处是风景,却再也无人陪她看风景了。
我没有大学者的眼光和见解,只想从一个年轻的读者出发,写出我的感受和我的感想,有太多泪目的时候,因为那时我想起了我的家,我的父母,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所带给我最好的东西。愿后来的日子我能够时常想起这份温暖与感动,愿在天堂的日子里,“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