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爱、界限与规则》读书笔记第二天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爱、界限与规则》读书笔记第二天

作者: 快乐天使_快乐飞翔 | 来源:发表于2022-12-26 14:47 被阅读0次

      第二章 善待自己的另一半

    >> 我总是嫉妒别人,害怕失败。被人误解时,我的反应总是很 激烈

    >> 停止责怪和抱怨,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有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认为自己是为对方好,对方的反馈却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我们很惊讶,感到无法理解:我对你那么好,你却毫不领情。我们非常委 屈,进而转化为愤怒。恼羞成怒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在亲密关系中频频出现。

    >>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没有征得对方的同意就擅自分析对方的心理,的确是一种攻击。

    >> 觉察自身问题,终止童年伤害的影响

    >> 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会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只要得到认同,就觉得自己还不错;一旦被人质疑或被人提出不同意见,就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和指责。这时,我们关注的不是别人,而是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而在评判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时,我们依据的是过去的经验。

    >> 女士提到她的丈夫要求她把筷子晾干再放回去,她可能会依据过去被妈妈责骂的经验,对丈夫的这个要求做出如下解读:他在嫌弃我做得不好,指责我很糟糕。她无法忍受这种指责,于是做出反击。过去被妈妈指责时,她一味忍气吞声,是因为她还是个孩子,无法反抗妈妈。现在她有能力了,必然会做出反击。实际上,受尽指责的孩子在成年后会不断地在两性关系中重复这种复仇。

    >> 这位女士把丈夫的提醒解读为一种指责,做出反击。此时,她已完全变成过去一直指责她的妈妈。为了这件事,她与丈夫冷

    战了一个月。冷暴力也是一种攻击,这种攻击竟持续了一个月。除了攻击,这位女士似乎没有其他方式应对别人的指责或批评。攻击并不能建立或维持一种关系,只会毁掉原先的关系。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作“与攻击者认同”。

    >> 一旦我们把自己定性为缺爱的人,就很难在生活中发现温馨和美好,只能体会到伤害。

    >> 感觉自己缺爱,其实是认同了从前不断指责自己的父母,再将父母投射到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

    >> 如何与伴侣建立新的相处模式

    >> 第一,避免再把伴侣投射为严厉苛刻的父母。

    >> 第二,试着在应激反应中停留一下,自我觉察。

    >> 这便是所谓的对事不对人,她之前的思维模式却是对人不对事。

    >> 第三,善待自己,容许自己犯错。

    >> 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再犯错时压力就没那么大了。允许自己犯错就是打破自己是完美的、不会犯错的自恋感。认为犯错就意味着自己很糟糕,这是一种扭曲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经不起检验。一直固守这种极端的认知,是童年经历影响的结果。

    第四,接受父母并不爱自己的事实。

    >> 在解读到伤害性信息时,我们很可能会做出应激反应。所以这时不要急于做出反应,试着停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体会当下的感受,与自己的内心建立连接,不断给自己信心。我们要相信自己已是成年人,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别人是否在指责、否定我们不重要,因为我们非常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和评判。这样时间长了,我们与别人之间就自然形成了所谓的边界。

    >>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边界越清晰越好。同时,我们还要改善应激反应,不要在第一时间摆出攻击姿态,这会在无意识中刺激对方伤害我们,要终止这种刺激,从此对事不对人。

    >> 在信任的基础上与对方坦诚相待,接触到对方真实的一面,看到对方的美好,把他当成伙伴,当成陪伴自己的人,这样我们就能更安心,就能在这段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 可是静下心来想想,我对他最主要的感觉并不是他不好,而是一种无力,无力与他建立联结。

    >> 也许你正在复制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

    >> 通常来讲,人之所以会在婚姻中陷入这种状态,是因为内心深处对伴侣有所期待,期待伴侣做出一些改变迎合自己,让自己不再担心、焦虑。如果伴侣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一个人内心就会充满怨恨,这种怨恨又会使婚姻生活变得更糟糕。很多出了问题的婚姻关系都是如此。这位女士怀疑自己的婚姻变成这样,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行为模 式出了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她在婚姻中的行为模式。

    首先,从她在婚姻关系中的表现来看,她的行为模式的确出了问题。这种模式在她小时候就形成了,被她直接应用到婚姻中。她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发生冲突。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自然会复制父母的关系模式。孩子都会模仿父母,榜样认同导致很多人在无意识中延续了父母的关系模式。可惜的是,很多父母都不是好榜样。

    其次,复制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是一般人的生存策略。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接触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熟悉这种关系。虽然家人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但总体感觉是安全的。而且我们为了适应这样的关系,早已掌握了很多应对的策略。

    最后,我们之所以会复制或延续父母的关系模式,也是出于对关系中某一方的认同与忠诚。

    >> 没有完成与妈妈的“分离”,就意味着没有完成从“妈妈和女儿”到“两个成年女性”的相处模式的转换。因此,当她对妈妈产生怨恨情绪时,愧疚感也就会随之而来。怨恨妈妈会让人产生如下愧疚感:“妈妈给了我生命,把我养大,我怎么能怨恨她?”愧疚了就会想办法补偿,怎么补偿呢?就是成为另一个妈妈。很多人发现自己明明很讨厌妈妈的行为模式,却莫名其妙变成了另外一个妈妈,原因就在于此。

    >> 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刻意安排的结果,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潜意识里会希望与亲近的人以某种关系模式相处,于是在行为方面不断地将双方的关系推向那种模式,最终将对方变成我们想要的那个人。

    >> 幼年时,她应该很希望得到父亲的包容和接纳,向他倾诉自己的委屈和怨恨。然而,她的这种愿望显然没能得到满足。结婚后,她自己反而变得比较暴躁,并将在父亲那里没有被满足的愿望投射给了丈夫。

    >> 渐渐地,他们之间就形成了现在这种互动模式:一个是满心怨恨的妻子,一个是无动于衷的丈夫。为了共同养育孩子,两人又不能分开,于是怨恨不断累积,相处的时间越久, 怨恨就越深。

    >> 亲密接触和情感连接

    这里所谓的亲密接触是指拥抱、亲吻和进一步的身体交流,也就是性爱。

    >> 性爱是两个成年人互相满足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在性爱中是否满足。

    >> 对这位女士来说,她需要重新明确一下,自己如此排斥和丈夫亲密接触,真的是因为白天带孩子很累?还是觉得这种亲密接触让自己感到委屈?这种感觉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发生亲密接触的意愿。我们甚至还能看到她似乎在用不满足对方性爱需求的方式攻击、惩罚对方。其实,这种方式的攻击比言语攻击对夫妻关系的伤害更大。

    >> 如果小时候就形成了自我归责的思考模式,那么成年后遇到问题就会马上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当这种自责让自己再也无法承受时,我们就想把责任推卸给对方,这就有点像是被迫害妄想了。在一段关系中感觉特别糟糕时,我们就会特别期待对方是全能的人,也就是把对方理想化。这种期待越高,受挫的感觉就越强。

    >> 我建议在婚姻中面临类似问题的人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伴侣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伴侣当然不可能完全符合我们的期待,但只有真正接受伴侣最真实的一面,才会发自内心地想与伴侣建立联结。接受或承认对方真实的样子,是双方关系稳定持久的前提。很多时候,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可能并没有看到完整的对方,因为我们只想与对方符合我们理想的那部分建立联结。这种联结是不稳定的、脆弱的,随时可能断裂。有改变自己,是改变互动模式的起点

    >> 第一,要明白婚姻是自己的。

    >> 第二,在婚姻中感到痛苦的一方要率先做出改变。

    婚姻中有一项原则,就是谁痛苦谁改变。比如夫妻之间发生冲突,妻子在这段婚姻关系中体验不好,就该由妻子率先做出改变,而不是妻子感到痛苦,却要求丈夫做出改变。如果以第二种方式对待伴侣,只会让双方不断重复过去的冲突,让自己越来越无助,越来越无力。

    >> 第三,不要再去归责。

    >>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婚姻中不管出现了什么问题,都是双方互动的结果。而归责是在评判其中一方做得是好是坏,是为了指责对方,推卸责任。

    如果尝试与伴侣建立联结,在互动中发现伴侣似乎在“喂养”我们或我们正在“喂养”伴侣,那么试着消除或阻断婚姻关系中这些有害的“物质”,而不要去归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一些新的沟通模式,比如发现自己在沟通时很容易急躁,出口伤人,就试着学习温和的沟通方式。我们做出任何改变都是对自己的婚姻负责,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体验,给自己带来好处。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要总盯着对方,希望对方做出改变。

    >> 当真正对自己的婚姻负责时,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做出一些改变,不会感到委屈,也不会对对方充满怨恨。

    >> 夫妻关系是一种深度纠缠的关系,一方甘愿为婚姻做出改变,另一方一定能感受到,并随之做出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会逐渐形成更好的互动模式,从冲突、对立的关系变为合作的关系。在合作的关系中,双方都能得到好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能在一段关系中得到好处,自然会认真经营维护这段关系。

    总之一句话,婚姻是自己的,谁痛苦谁改变,将改变的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很多事情都会大不一样。

    >> 语言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

    >> 就是语言并非唯一的沟通方式。除了语言交流,肢体动作、表情都能传达信 息。实际上,在沟通中,语言交流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 不知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在给别人贴标签时,我们已经在按照这种贴标签的方式对待别人了。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非常微妙的现象,也就是越担心或害怕对方变成什么样,对方就越会变成什么样。这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担心或害怕直接投射给 对方,对方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就真的变成我们贴标签的人。

    >> 亲密关系中两个人的关系非常有趣,就像跷跷板,这一头重一些,另一头就会翘起来。一旦我们做出改变,对方要继续维持平衡,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不要试图改变对方,要改变自己,再引导对方主动改变。

    >> 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投入多少,就获得多少。如果把家庭看成一个容器,谁放进去的东西多,谁的地位就高,权力就多。

    >> 亲密关系中,很多人都会通过付出更多这种方式,让自己看起来比对方更有价值。

    >> 很多人更愿意做付出的一方,正是想获得别人对自己价值的认同。丈夫看到妻子操持忙碌,对她说:“老婆,有你真好!如果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妻子一定会很满足,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觉得丈夫在向自己表达需求和爱意。我们付出更多,其实就是希望对方能给予我们认同 和褒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有意思,尤其是亲密关系。妻子特别勤劳,丈夫却什么都不做,丈夫很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配合妻子。

    >> 过去,她一直在为家里的大小事务忙得脚不沾地,虽然经常一边忙碌一边抱怨,但她很确定家人非常需要她,她抱怨就说明她很渴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付出。现在我们要找别人来代替她做,她就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 在婚姻辅导中发现夫妻双方有一方特别能干(可能是丈夫,也可能是妻子),我通常会提出一个他们不理解也不愿意接受的建议,就是把原本属于对方的责任和义务还给对方。

    >> 这些责怪本质上是一种否定。对方感受到这种否定,就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做得多错得多。这时最好的自我保护就是什么都不做。

    >> 这种过度替代在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中很常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往往会过度替代。然而,大部分孩子非但不感激妈妈,反而会很愤怒。因为妈妈在替代孩子做事时,会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你自己做不好这些事,你是个无能的家伙,是妈妈的累赘。孩子可能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却又无法表达,于是就会很愤怒。

    >> 冷暴力的背后其实也是愤怒,那么愤怒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是一种无力感和挫败感。这位妻子不妨体会一下丈夫的这些感受,把本该由他做的事交还给他,他可能反而会觉得自己在家里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价值。

    >> 无趣的背后其实是他无法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

    >> 婚姻是自己的,任何改变都是为自己而做。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很多人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总觉得自己在为别人付出。

    >> 另外,如果一种状态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就会形成舒适圈。人们在舒适圈待得太久,就没有力气打破它了,即使在舒适圈中感觉并不好,理智也知道需要做出改变,但也会像被温水煮的青蛙一样不想改变。因为改变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状况,要经历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承担后果的过程,需要勇气,也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可是就像前面说过的,谁痛苦谁改变。不管多么艰难,既然已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如果不想离婚,只能率先做出改变。当一方主动改变时,对方为了维持平衡,也会自动调整,相应 做出改变。如果这样也无法改善婚姻关系,那么我建议夫妻一起去做婚姻辅导,看看这段关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应该会更有帮助。

    >> 自我封闭,大多源于悲惨的童年

    >> 妈妈提供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是安全感。对孩子来说,妈妈就是全部。如果妈妈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照顾,并能在孩子需要时满足他,那在孩子的意识中,这个世界就是安全的,他的安全感就建立起来了。

    >> 有些人对外人很好,对伴侣却很糟糕,很有可能是伴侣作为最亲近的人,背负了对方在成长过程中对别人的仇恨。

    >> 情感隔离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比较幼稚。成年人已经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如果某些创伤太严重,导致其在某方面无法成长,就只能用幼年那种方式表达感受,这是一种退行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家人相处的秘密:爱、界限与规则》读书笔记第二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un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