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退出社交网络背后……

退出社交网络背后……

作者: 林小工 | 来源:发表于2019-07-23 17:45 被阅读0次

    一、退出社交网络计划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人由于觉得社交网络对自己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列了一个计划,逐步退出社交网络。好奇之下,便进一步查了查,发现还真的有越来越多人已经这么做了,比如英国王妃梅根、美国说唱歌手侃爷等。

    在今天社交网络的名片已经成为一个人的第二身份,只是大部分人并没有那么精心维护这个身份,而深知这一身份重要并精心维护的往往是从中获取利益者。比如:翟欣欣朋友圈的宝马香车图片可能正是她展示个人魅力的最佳窗口,帮她钓得金龟婿;还有微商和直销业者每天在朋友圈轰炸,是因为熟人朋友正是他们的产品推销和发展人脉对象;名人明星们需要字斟句酌自己在微博发的每一句话,一不小心就会惹来口水和骂战……

    那对普通人来说,有何必要退出社交网络呢?在一个视频(网址在文尾)中,我看到一个身体力行退出一年的社交网络使用者,给出了他退出的理由:

    最大理由是他一直强迫性地去看社交网站,浪费大量时间在上面。早上一起床就看新消息、一空闲或无聊就去滑手机……不去选择把时间花在更有成效的事,而是选择了一条容易的路。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作者知道有人会把这个理由归咎于他的自控力不够,批评他应该改变使用习惯,而不是因噎废食地彻底退出社交网络。

    他指出:其实用户有所不知的是,社交网络的设计者深知如何让用户上瘾,互联网公司投入了大量金钱去研究如何尽可能长时间地留住用户。据Nicolas Carr的书Shallows(《浅薄》),过去认为人的大脑到一定年龄就定型了,但是研究发现并非如此,大脑的可塑性很强。每当我们看到点赞赞或增加粉丝的通知时,大脑的多巴胺就会增加分泌;每次我们打开手机看到新的内容,相当于对大脑增加了新的刺激,大脑喜欢学习,喜欢受到赞赏,这会鼓励我们进一步使用社交网络。这个过程形成正向的反馈循环,就会不断加强上瘾的行为。

    第二个理由是,互联网(包括社交网站)营造出一个粗略阅读、草率分心思考、肤浅学习的环境。

    我们常会看到,网站将推荐内容放在你所看内容的另一侧,让你很容易看到并点进去,一直沉浸于各种推荐内容中,很快就丧失了对原本关切内容的注意力。各种互动方式比如留言、评论,也在不断刺激我们的阅读兴趣,让我们迅速地从一处跳到另一处,无法保持专注。

    很多淘宝商家应该也是利用了这个心理来设计他们的销售页面,当你点进你所要的商品时,你首先看到的会是这个店其它商品的介绍,商人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更多消费。

    当他退出社交网络后,他收获了什么?

    1. 更深度和更有质量的阅读、学习、创作……简单地说,就是无干扰、更专注(distraction free)的环境。

    2. 没那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也不再担心自己错过什么重要消息、成为局外人。其实你所错过的只有一些八卦、闲聊等垃圾信息。不可否认社交网站上也会偶尔读到好文章,但是效能是极低的:每读到一篇好文章,代表你也看到了一百篇垃圾文章。

    3. 了解到社交网络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虚假关系(fake relationship),并摆脱肤浅无效的社交。当看到你十几年前认识的朋友给自己点赞的时候,你会觉得,哇,我们还有互动,还互相熟悉呢,可是事实上你们已经不再深度了解对方的生活。

    4.最后一点就是他的生活更快乐了,因为不必看许多精心策划好的亮丽照片,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给自己无形的压力。

    当然,最后这个使用者还是在一年实验后回到了社交网络,但是现在他对于社交网络非常谨慎地使用,因为毕竟上面还是有许多资讯。他会关闭所有的通知,在搜索浏览的时候只有意看自己需要的内容,外出的时候关闭社交软件,取关使他感到内容消极的人,限定留言次数,不去看一些点赞数等“绩效指标”……

    二 社交网络上的写作者

    作者所经历的,我想普通人都有同感。作为曾经的社交网络轻度成瘾者,我的症状已经在恢复写作以后好了许多。但我看到身边的重度社交网络依赖者越来越多,甚至我六十多岁的父母都每人捧一个IPAD整天刷朋友圈、刷微博,确实让我觉得有必要将我看到的这个视频的内容与更多人分享。

    同时,作为一个在“简书”这一带有社交性质的创作平台上创作的普通作者,我有时候也感觉到一种矛盾:一方面,篇幅越短、分段越多的作品在手机上读起来越容易,会得到更多的点击率,而这个绩效会鼓励你去追求点击率、希望看到更高的阅读量。而经过仔细阅读和深度思考的文章往往篇幅较长,不符合手机阅读习惯,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追求流量的简书作者和公众号作者,都在进行越来越多的粗略阅读、草率分心思考,以迎合读者快餐式阅读的方式来进行创作,例如“日更”的方式。

    起先为了养成习惯,我也在简书上“日更”了一个月左右,但是最后发现,日更真的无法保证质量。后来,我读到《创作,一种属灵的经历》,作者莫非提倡的是书写“灵修日记”。她自己后来的许多创作就是来自于多年日记的积累。她提到,日记的好处是自由表达,“任思想驰骋,自由地产生联想,把心里最深的感觉出来。”

    写日记,而非日更。

    创作是“流”,而非“挖”。

    莫非提到:“一旦功利心浮出来,凡写必要给别人读、要投、要发表,负担就重了,笔也沉了,许多洞察反而被蒙蔽而望不清。”

    写作曾经是最孤独的事业,“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但在今天社交网络泛滥的时代,若是作者都需要点赞、评论来加强正向反馈,成为写作动力,恐怕只会产生出更多的文字垃圾而非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的确有一些时评热文需要及时发表,解读和解“毒”社会。但是对于写作者来说,需要省察的是自己的动机,是否无意中加入了社交网站“设计”好的上瘾游戏,还是能够更耐得住寂寞,将深度阅读后的精华酝酿成给读者的一杯好酒?

    视频来自:https://www.acfun.cn/v/ac461225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退出社交网络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uo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