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在讲课之前要录制课堂预告,今天录制预告时又找到了讲书的感觉。我的声音还是不错的,这是我的资源,讲书的结构思路很清晰,一气呵成。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就是开心,看来要把讲书继续捡起来!向樊老师学习,用好声音传播知识。
大家好!您相信“三岁定八十”这句老古话嘛?我在看完《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三岁定八十”的真相!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时唯一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时在三岁前,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这三年里,使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条件时什么呢?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父母的语言,也就是父母的语言塑造了孩子的大脑!
美国的萨斯金德博士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小孩不仅听到的单词数量少,而且会接收到很多消极单词,这直接影响了孩子上学之后的成绩和表现。所谓的赢在起跑线,这个跑线不是孩子家庭多富有,也不是这个孩子报了多少辅导班,而是他出生之后是否生活在语言丰富、积极正面的环境中。
如何帮助父母们更好的塑造孩子的大脑呢?萨斯金德博士通过三十年的研究提出了3T原则。什么时3T原则呢?3T原则第一条就是“共情关注”,什么时“共情关注”呢?就是孩子关注什么,父母就关注什么。
譬如说,我们给孩子读绘本时,孩子听了一小会儿跑了,怎么办?把孩子拉回来,还是吼回来?NO,这个时候孩子关注了什么,我们就跟随孩子一起,孩子去玩积木了,我们就和孩子一起玩积木。
第二条原则是“充分沟通”,什么是充分沟通呢?就是孩子说了一个词语,我们回应两到三个词语进行扩充。比如,孩子说:奶。我们可以说:宝宝饿了,是不是想喝牛奶了。
第三条原则是“轮流谈话”,什么是轮流谈话呢?就是父母说完话后,要耐心等待孩子回应,哪怕孩子只是回应了一个词,也是有效沟通。双向沟通才是有效沟通哦!
如何将3T原则更好地融入生活,帮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数学启蒙,空间启蒙等。欢迎大家来到《父母的语言》,让我们一起探索和学习!
反思
自己为什么一直没讲书和写公众号,还是怕自己讲的不够好,写的不够好,怕熟人看到了不好意思。这都是生活在他人眼中导致的,还有就是不够自信。做一件事情,问问自己的发心,如果只是想要表现自己,那可以回家洗洗睡了。因为大家都很忙,没人有时间看你的表现如何?
如果只是分享知识 ,讲的好不好又能怎么样,每个人评判的标准都不一样,就是樊老师讲书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放下评判和分别心,真实地面对所有人,爱万物、爱众生,这时候你心里就不会那么关注自己的表现。你的表现好与不好不重要,你也不重要,本来就无我,如果有这方面的才能也是老天赋予的,更要好好应用不能浪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