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nowledge that you have emergedwiser and stronger from setbacks means that you are, ever after, secure in your ability to survive. You will never truly know yourself, or the strength of your relationships, until both have been tested by adversity.
---- J.K.Rowling
最近北美论坛上热议一部老片《甜蜜蜜》, 96年拍的。
电影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天津人黎小军, 一个广州人李翘,去了香港闯荡。黎小军干体力活,李翘在快餐店上班, 两人相识相恋。黎小军在内地原本有个女朋友,准备有朝一日把她接来香港,而李翘的理想却是赚钱衣锦还乡。两人于是分道扬镳,李翘后来遇到了黑帮老大豹哥。
故事在80年代末香港社会和股市里跌宕起伏,两个年轻人经历了股灾,97香港回归,也走过了内地,香港,美国。在纽约街头相遇对视的那一刻,辗转的人生早已在彼此心里划下了深深的痕迹。
重温《甜蜜蜜》,看到片子的英文名《Almost a love story》,才发现这部影片原来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1.语言
黎小军刚去香港时,看到麦当劳的招聘启事,想应聘那里的工作。
老板问他“ 会粤语吗?会英语吗?” 他摇头。
然后老板给纸笔让他留下联系方式,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语言不通,寸步难行。不会说本地话,就成了张着嘴的哑巴。
“学会了英语,能和人沟通,什么工作都找得到!” 李翘忽悠黎小军去她的关系户那里上英语补习班时,如此教导。
其实,不只粤语英语,每一个人到了一个不讲自己母语的地方,都要咿呀学语,从头开始。
当年在法国,我遇到了从国内各个地方来的留学生。他们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不会讲法语。
一个北大拿奖学金来巴黎综合理工大学(École Polytechnique)读书的男生,第一年考试,20分满分的卷子只考了4分。
学霸轻飘飘转身一变学渣,他甚至在得知分数后笑到前仰后合,把眼镜都摔到了地上。
另一个朋友,在国内是知名画家,来法国最先开始是上法语补习班。他经常晚上一边抽着烟,一边倚靠在学生公寓离澡堂最近的墙边。因为那里来来往往很多法国学生,和他们搭讪可以练法语。
和黎小军一样,这些朋友最后都磕磕绊绊终于学会了一门新的语言。他们现在都可以和本地人自如地交流,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一些人来说,是1年,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10年。
2. 生存·融入·归属
过了语言关,要求生存。
电影里的黎小军在香港打零工,只为了填饱肚子。他的理想是有一天能把在内地的女朋友接到香港来,而李翘的理想是赚大钱,获得成功。两人志向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香港立足。
要做一个香港人,这不仅是活下来能够立足的证据,更是融入当地生活的身份认同。
李翘同时打着几份工,眼看着存款的数字起起落落,仍然苦苦挣扎。在炒股失败的那一刻,她茫然地走在街头大哭“ 我和我妈说明天我就要发财了,可是我现在一分钱都没有,还欠了一屁股债。。。”
异乡人,都是相似的。为了生存,不惜一切努力。那些飘洋过海的异乡人,和北漂,沪漂,广漂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离家更远,还要面临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夹击。
节衣缩食,几乎是每个刚出国的人遵守的准则。
当年在国外“捡破烂”,大家还美其名曰“拾荒“。因为电器升级换代快,旧的电器拖到二手店卖,既费力又赚不了几个钱。老外于是经常把用得很好的电器,甚至家具扔在大街上。留学生们顿时喜出望外,满街寻宝。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和另外几个人一起合租,居然靠“拾荒”解决了一屋所有人的床,桌子,椅子,还有电冰箱,没有花一分钱。
其实也不是没钱买,只是为将来打算,能省则省。
就是靠着节俭和一点一点的努力,他们慢慢完成了学业,找到了工作,并在异国他乡安了家。
电影里的李翘,在香港打过各种零工,也开过花店,到最后有了自己的婚纱店和地产公司。后来,她辗转去了美国并留在了美国。凭着当年在香港的那股韧劲,她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越活越好。差不多同时期去美国的黎小军也成为了中餐馆的大厨。
《甜蜜蜜》里有爱情,却有更多比爱情深刻的东西。
它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代闯荡香港和北美的华人生活缩影。无数华人像李翘和黎小军一样,到了异地,从生存,融入本地社会,最后找到归属感,经历了泪与汗的洗礼。他们走过的奋斗之路也许凸凹不平,却别有光彩。
3. 失败
李翘和黎小军曾一起摆摊卖邓丽君的碟,结果碟卖得惨淡。赚的钱也因为股灾一眨眼就赔光。
她干过服务员,按摩师,卖花,卖碟,炒房,炒股。只要可以赚钱的生意,她都会去尝试。即使屡战屡败,她仍然笑着给自己打气“ 下次我一定看准机会!”
生活,就是应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J.K.罗琳在《Very Good Lives》( 很好的生活)里说, 失败是人生的常态。如果你很少甚至不曾经历过失败,那么你可能生活得过于小心翼翼,以至于根本没有真正活过。
正如李翘和黎小军,当初飘洋过海的这些年轻人,既勇敢又忐忑不安地在陌生的土地上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当中有人在餐馆端过盘子,在鸡场杀过鸡,做生意失败几乎血本无归又从头再来;也有人发过上千份简历一一被拒,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又失业,重新再找。
这些面对失败,战胜失败的经验,不曾被写进个人成就和简历里,却是比任何成就都更宝贵的财富。
电影里豹哥一生豪气洒脱,最后竟然无故死在纽约街头的混混手下,李翘差点被美国移民局遣返,最后顽强地撑了下来;黎小军离婚后也去了美国,最后留下来做了中餐馆的大厨。
在他们的故事里,我清楚听到了命运车轮的巨大轰响,看到了它碾压过的深刻印记。
一个人要怎样坚强才能承受得起生活中那么多意外:情人离别,亲人生死?也许当你真正遇到困难时,你就不得不学会承担。
就像李翘与黎小军,一个坚定,一个怯懦;一个拽着生活前进,一个被生活推着前行,最终不过殊途同归。
有些道理,生活总有一天会让我们明白,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
回头看20岁,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
“我会对20岁的我说,要活得真实,并不自欺欺人。
“哪怕不缺钱也不要混日子,奋斗和追梦就像刚刚谈恋爱时的荷尔蒙,一直追一直爽。”
我的朋友们这样说。
是啊,如果回到20岁,我想我依然会做同样的选择。因为得到是经历,失去也是。因为拼搏是经历,失败也是。即便知道前方有障碍,也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绕道而行。
人可以被击败,但不能被击垮。最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能够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能力。
作者简介:Stephanie Lin, 前世界500强企业主管,留加MBA,《Never Be Stressed Again》作者。 精通中,英,法文, 专注于个人潜能和幸福力的研究。欢迎关注公众号:智慧生活SmartLiving (ID: smartliving0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