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初中时,做老师的爸爸为了激励我努力学习,便说:“你好好学习,如果考试好,就给你买一辆自行车!”那时候,要一辆自行车是我梦寐以求的。
好像爸爸也对弟弟说过:“你好好学习,我给你买一双白色球鞋。”……
很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我的当时学习成绩是否达到了爸爸的满意,我也没有得到自行车。但这样的事情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说起来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吧!
这样的事情,我想很多朋友们都经历过。到现在,仍然有很多父母也用物质来激励孩子努力完成一定的目标。
“坚持走,走到超市我给你买糖吃!”
“明天早上陪爸爸一起跑步,爸爸给你5元钱!”
“你这次考试数学要进步,我就给你买一个让你惊喜的生日礼物!”
……
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用这种物质奖励。
但是,很多专家反对物质奖励。倡导从内部激发人的动力。物质奖励是外在的,一旦孩子有进步了给孩子奖励,那孩子可能他的行为就会朝着物质为目标,而不是真正的想去努力,产生不了真正的动力,不能达到长期的效果。
另外,这种物质奖励如果不能持续一旦没有了,孩子可能会比较失望,产生相反的作用。
这些理论背后是有研究做科学支撑的。
那我们我遇到问题了:
一.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物质奖励?
我觉得凡事不能太绝对了。尽管科学家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依据基础上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情况复杂,我们不可以一刀切说可以或者不可以。
如果物质激励运用的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每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月考,老师都会对考试进行总结,对考得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初中生一般都是荣誉证书,加上现金或者是书籍,不同的考试结果还要分为一二三等奖,这奖励力度够大的。受到奖励的同学孩子们自然也特别开心自豪,这种成功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会持续激励孩子,下一次仍然要考好。没有受到奖励的同学也会非常羡慕,会以他们为榜样,也要得到奖励。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物质奖励还是特别有用的。
今年,女儿跟我们商量:如果她考第一名就给她买一个苹果手机。目标是她定的,她自然非常努力,考试成绩也一路前进。
她原来是第8名,向着目标奔去,期中考试考了第5名。
第3次月考,考了第3名。
最后一次期末考,考了第2名。
虽然这一次仍然没有达到第一名,但是离目标也越来越近了,与第1名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了。
她把苹果手机画成一幅画,写在文具盒上,以此来激励自己。
二.孩子一旦完不成目标,灰心了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目标一定要有孩子确定,家长不要给孩子定目标,因为孩子最了解他自己的潜力,最了解自己的能力,最知道自己能达到怎样的成就。
所以,家长不一定不要图省事,越俎代庖,擅自替孩子制定目标。这目标一旦很高,超越了孩子的能力,但是孩子碍于想得到某样物质奖励,也不会反抗家长,就默默的照着做。结果,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到,就会灰心丧气。
目标一定要由孩子定。
孩子给自己量身打造了目标,也不一定100%能完成。虽然他们对自己都有一定的评估,对事件的风险可能有分析能力,但这中间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谁也不可预料,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他可能会觉得太难太难了,产生了灰心丧气的感觉。
或者他想降低目标,以此来得到他想要的奖励。当孩子提出这个要求时,我们做家长的一定不要轻易答应,要坚定孩子当初制定的目标。
鼓励孩子多尝试尝试,再多努力一点点,也许目标就能实现了呢!
即使孩子拼满了劲儿,最终也没有实现目标,我们要开导孩子不要气馁,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肯定他坚持诚信的这种态度。
为他创造条件,齐心协力,想办法帮助他完成目标。
三.孩子给自己制定目标,不一定是真的想要得到那样的物质奖励,而是想以此为动力来激发自己的潜力。
女儿上初一的时候,我带她到一位朋友家玩儿,朋友拿来干脆枣招待她。她第1次吃到那么好吃的脆枣,出了朋友家的门,她就不停的说那枣好吃。
看到孩子这样,我对她说:“过几天,妈妈也从网上给你买这个牌子的脆枣。 ”
可女儿说:“先别,妈妈。等到下一次考试我进步了,你再给我买。”“这样让我有一点点动力,有一点点盼头。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没意思了!”
女儿的话我至今印象很深刻。
其实,想吃到美味的脆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是想用此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家长朋友们,只要不滥用,频繁使用物质奖励,我觉得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还是能起到很大帮助的。你们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