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作者: 我以前是学渣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22:08 被阅读0次

《小说课》

今天读了四个小节(27页)

对故事的认识更加清晰了,如果将我昨天那篇文章用故事的手法写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主人公的梦想是七年以后和一群约好的朋友去南极旅行。

他所遇到的阻碍是,成长的障碍。

他要努力学习,来克服这个障碍

结果,屡战屡败,没有一次成功克服障碍的经验。

突然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光头,交给他了一套心法。

然后他靠这套心法,克服一个个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

最终获得自由。

|核心:目标,障碍,努力,结果、意外,转折,结局


自众议员的一些心得。

经过问朋友,和自己,回想自己最常说的话有:

一个人的时候:My god.

与人合作的时候:OK、啊就对(ok的,另一种说法,有妥协和迁就的意思)

讨论和交谈的时候:这是个概率问题、你先听我说、其实……。

从中我发现,自己的潜意识里面其实是渴望被别人理解的,“你先听我说”这句话其实是在讲让我先把心里的想法说完你再理解。体现了一种怕被别人误解和不被理解的心理。

“其实……”这话还是在向别人解释,这句话通常出现在,别人理解偏差或者理解有误的时候,而这句话,竟然经常出现,那就是说我的潜意识很在意别人的理解程度,这可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说到内心那个主观假设。

有本书就说,人们是活在自己假设的世界里的。就比如我以前,在遇到优秀的人的时候会,选择避开他们,因为我的心里有一个假设,就是他们很难接触,这些人都很高贵,他们不会随便和普通人打交道的,一旦遇到跟他们接触的机会,常常会,紧张不安,可是事实证明,那些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待人真诚,和蔼可亲。

我们一旦认知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潜意识里会自然而然的对那件事情,抱一种假设,而因为我们的环境约束,我们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的去验证这些假设的真伪。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去验证这些假设,不然在很多时候它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导致错误的决定。

关于自证预言。

有两个不同的体验,一个是对别人,一个是对自己。

1.对别人

有一次换了个新领导,不知道根据什么作出判断的,我总觉得这个新领导肯定不如之前的号。有一次参加了他的会议,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于是以后就没有再去参加过他的会议。

这一层说明了我是对的。

2.对自己

经常会给自己设立一个完美的计划,然后当计划设计完之后,就会觉得,自己可能完成不了这个计划,结果每次都是百分之百的,验证了这个预言。

这个问题我在文章中找到了突破方案,就是下面这句话。

如果意识上树立了远大的目标,而潜意识却是自卑的,那么这样就只会感到巨大的压力,不会有正向的结果。

这两篇文章可以很好的跟财富专栏上《看见别人的好》联系起来。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你把注意力放在好上面,不管是别人的好还是自己的好,都能给你带来正向的结果。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好上面,至少不会对别人产生反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好上面,可以增加自信。

完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eu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