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文章读起辞气平和,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很能抓住读者的心。
我对史铁生的喜爱是有限的,并非不喜欢,而是有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文学性不强,他的文字更多的是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描述,以及由此展开的生命感悟。这固然很好,但文学应当超越这些,文学应该进行文字层面的创造,像先秦诸子、像唐宋诗人,首先在语言上就有无穷的创造力,然后是精神、是灵感,这些,在史铁生这里是一种欠缺。
他在努力地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素材,并简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读起来很有生活感,亲切随和。但我比较反对这样做,以我目前的水平,还无法深入透彻地讲清楚这种感受,但我坚信,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拿《秋天的怀念》来讲,他阐述的场景和表达的情感是清晰无误的,是史铁生追忆痛苦往事的记录,讲述瘫痪之初对人生的绝望与愤怒,母亲的煎熬与悲悯,母亲病重而亡,自己生命的觉醒几个部分,内部逻辑清晰,各部分体度合理。讲述这一课不能以一般文学作品对待,比如一般讲文学作品可以从品咂语言入手,选一些重要句子和词语带领学生品鉴赏析,对于此文来说就不大合适。一般的文学作品是有鲜明的语言塑造功能的,也就是说作品形象和情感意境作者依靠语言塑造出来的,很多词语和表达方式是作者刻意选用的,匠心所在,你不讲就外行了。但《秋天的怀念》里的形象与情感是前验的,作者只是努力找到与之匹配的词语表达出来而已,情之所之,涓涓而出,浑然自足,一气呵成,并不见特别的匠心,而且,此一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时就忌讳形式过工,表述过巧,反而与内容不称,韩愈《祭十二郎文》有相似之处。既无巧所用,自无巧可讲,这是讲好这篇文章的眼目所在,过于用心于品味,就自陷矫情之中,反而坏了味道。
非文学性的另一点表现在全文情绪体验为主,缺少连贯叙事和形象塑造。本文有限的叙事是为表达情绪服务的,主要为了表现作者的痛悔之心,那么“我”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其实都不重要了,退居其次,因此,上这一课,分析形象也是其次的事。就像我在上篇文章中所言,此文的第一要著在于搞懂爱的唤醒,受着年龄限制的年青人如何在命运的打击之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他的痛苦遮蔽了全部的天空,于是他就看不见了别人,看不见了社会,看不见了坏运气之外的好运气,人的眼界决定人的世界观,因此,史铁生看不见母亲的痛苦。后来他觉醒后才发现,母亲的痛苦有两重,一是她自己罹患癌症,已到晚期;二是她哀痛她的儿子的痛苦。史铁生后来说,任何一个孩子的痛苦在他母亲那里都会放大许多倍。而母亲在坚忍中煎熬,自己却每天呼天抢地,两下相形,尤觉难堪。母亲伟大的爱撕去了笼罩在史铁生头上的阴霾,母亲的死让他惊醒,他要“好好活”,这时候,生命觉醒,眼界放大,他看见了过去的自我的小,看见了生命的广阔的天空。这才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
给青少年讲这篇文章很有价值,他们虽然没有像史铁生那样直接遭受命运的打击,但自我的小遮蔽辽阔的生命这一现象是相同的,年青的人都会放大自己生活的种种感受,无视他人的痛苦,不理解社会的难处,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无法克制自己,公然顶撞伤害父母师长,借助这篇文章,让孩子们走出小我的局限,去理解世界的壮阔,才是学习史铁生的精髓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