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种观念:“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根据这种观念,只要你有什么事没做成,就会指向一种危险而必然的推论:你还不够努力。
人与人之间,从天生的才能大小到大脑运作水平的高低,都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加工速度、记忆能力和压力耐受性。你在全力以赴之后,还是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完全可能的。
真正的重点问题是,你会如何面对与处理这些挫折?你认为能用挫折来评判你的价值吗?你有没有另辟蹊径来解决问题?你是否能够坦然接受挫折,索性再换个目标?
尤其是在大学招生这件事上,这种对挫折的认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要是按照纯粹的选拔精英的路子来招生,既容易招惹麻烦,又不太现实。诚然,大学很重视严谨的学术训练,但大多数学校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招生政策:比如优先招收优秀校友的子女和体育明星,或者结合社会经济条件、地理、民族、移民等条件,通过有选择性的招生来保障学生的多样性。
这么说来,倘若有人没被他们最心仪的大学录取,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还不够努力?当然不是这样的。有太多的因素你控制不了,比如当年这所学校所有申请人的综合情况如何,或者招生代表当天是不是心情不好,或是他已经看了太多份申请,而一个毕业自二线城市的私立学校,拥有跆拳道黑带,还会说俄语的孩子实在提不起他的兴趣。当我们完全靠着自己打拼,并且深信不疑自己能掌控住这根本就不可控的局面时,我们就把自己逼进了一种危险的境地。
这一系列日更的目的:一是帮助父母辅助自己的孩子提升压力耐受性,让他们培养这种能在压力情况下保持良好表现的能力;二是要让父母了解到,与其让孩子积累与承担压力,倒不如直接让他们甩开压力。
压力耐受性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成功都有高度的相关性,我们要挑战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压垮他们,我们要在不让他们伤筋动骨的前提下,保障他们的成长。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体验一些正向压力,也能经历一些可承受压力,但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同时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支持。我们想助力他们的大脑越来越强,因此也就需要大量的支持和足够的空间。
以上所说的种种,归根结底还是回归到了控制感上。以下是一段给父母的一些建议:
把你的孩子能够支配的事情列成一份清单。想一想,还有什么是可以再加进这份清单里的吗?
问问你的孩子,有没有什么事是他感觉自己能说了算,可现在他却管不着的?
在制订计划时,多考虑一下你的措辞。你是会说“今天我们要先做这个,再做那个”,还是会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达到或超过10岁,你可以跟他说说下面这段话:
“我刚读到一段非常有趣的话,生活里有四件事会让人紧张起来:第一,发生新情况;第二,出了之前没想到的事;第三,发生了让你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伤害、挨批评或者感到尴尬的情况;第四,出现了你觉得自己难以把控的局面。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在上班的时候,如果我觉得自己得做某件事,但我又没有做好准备,我就会很有压力。有没有什么事也会让你觉得有压力?”
找到你自己生活中的压力,随后聊聊这个话题,通过这种方式,你就是在构建一种对于压力的意识,而这恰恰是遏制压力产生负面影响的关键步骤,在应对压力时,认识它,表达它,最终才能驾驭它。
如果你的孩子似乎非常焦虑,请主动向儿科医生求助,这样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某种专业干预。有研究表明,对焦虑进行早期治疗能显著降低复发的风险。
面对那些特别容易伤心的孩子,你可以让他知道他很安全,而且你也在他的身边,但不要向他做什么过分的保证,更要让他知道你对他有信心,相信他有自己搞定生活中的那些压力的能力。与此同时,不要弱化他当下的感受,也不要试图替他解决问题。
轻微的压力情境其实可以促进孩子成长,你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你是不是有意无意地把孩子和这种有利的压力隔离开了?你是不是过分关注孩子的安全了?是不是有一些场合,你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
多年来,为了测量人们的控制感,学术界已经研究开发了几十种量表。追本溯源,这些量表都来自J. B.罗特在1966年开发完成的罗氏量表。我们强烈建议你测一下,以便评估你自己涉及自主权的优势和风险。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更推荐由斯蒂芬·诺威基(Steven Nowicki)和邦妮·斯特里克兰(Bonnie Strickland)开发的量表,其中有诸如“你认为你能不能阻止自己得感冒?”和“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你,你有什么对策?”之类的问题,而你的孩子在这个测试中的表现有可能会让你非常意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