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路遥因肝硬化住院,离世前三天,妻子来到路遥病床前,要求他签下离婚协议,路遥随即就签了,拿到离婚协议的妻子去了北京,等到葬礼时,13岁的女儿悲痛不已,她趴在路遥的棺材上使劲掀棺材盖,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路遥,1949年出生在陕西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家中有8个子女,生活困难。7岁时,路遥被送到了叔叔家里寄养。
其实,叔叔家里也并不富裕,路遥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因为受过穷,所以路遥从小就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现状。
虽然生活困难,但路遥却坚持学习,到了初中后,叔叔让他别读书了,让他回家务农。
可路遥并不甘心,他偷偷去参加考试,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他原以为叔叔会看到他成绩好,支持他继续读书。
可现实却给了路遥当头一棒,叔叔养他的目的,不过是为家里增添帮手,所以他压根不在意路遥读不读书,只希望路遥能早点帮家里干农活。
可执着的路遥却不信这个理,他一边给家里干农活,一边缠着叔叔要求读书,后来,叔叔没办法,只能答应了他。
后来,还是因为太贫穷,路遥只读到了高中。他无奈辍学,回到了乡下。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路遥欣喜不已。
当时,乡下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知青林红, 当路遥第一眼看到她时,就深深的爱上了她。
路遥热烈的追求着林红,很快,他就跟林红确定了恋爱关系。
林红常常给路遥讲诉外面的世界,这让路遥觉得,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
后来,路遥获得了一个招工的名额,尽管机会很难得,但他义无反顾的把名额让给了林红。
去了工厂的林红,不久后就跟路遥提出了分手,这让痴情的路遥第一次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
后来,路遥去了一所学校教书, 1970年,路遥在油印小报《延川文化》上发表了《车过南京桥》的诗作,从此开启了他的写作生涯。
因为这个才能,他被调到了县委工作。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段恋爱。这个女知青叫林达,也来自北京。
两个人相处不久后,就领证结婚,次年就生下了女儿路远。
婚后,路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写作中, 林达不仅要照顾女儿,还得挣钱养家。作为父亲的路遥完全没意识到应该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甚至嫌家里吵,直接搬到宾馆写作。
林达觉得很痛苦,提出了离婚,但路遥并不同意,他不愿意给女儿造成伤害。
后来,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把自己的时间、金钱乃至生命都投入其中。1986年12月《平凡的世界》首次出版,就大受追捧。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路遥始料不及。
当《平凡的世界》出版后,路遥就被查出了肝硬化,去了医院住院,在他离世前,林达找到他,要求签字离婚。
路遥同意了,这时的林达得到了解脱,去了北京。几天后,路遥就因病离世,年仅42岁,女儿路远哭的很伤心。
在葬礼上,路远执意要掀开父亲的棺材板,将自己准备的礼物放在里面,因为她知道过几天就是父亲的生日,这个礼物她准备了很久。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路遥生前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将所有的想法都写在了书中,《平凡的世界》为大家圈出来。
他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细想之下,还真是如此。
董卿曾经流着泪说,30多年过去了,《平凡的世界》依然是各大高校借阅最多的书。为什么?
因为太多人在孙少安和孙少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遥给所有卑微的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光明。
而路遥也在书中写出了普通人的辛酸苦辣,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这是对我们的鼓舞,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在逆境中勇于突破自我,战胜自我的奋斗精神,也可以感受到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果你正处人生低谷期,推荐你看一看《平凡的世界》,或许能给你一些精神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