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个人在面对面聊天的时候,他们仅仅是在用语言聊天么?
当然不是,我们接受信息的器官除了耳朵,还有眼睛,甚至还有鼻子,其实在聊天的时候,除了声音,还有肢体语言,还有气味,甚至还有体感温度都在传达着双方的信息。
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多方面的,我除了听到你说的话以外,我还能通过“看”你的表情,看你的肢体语言,从而感受到你的情绪。
单纯的语言,是很容易伪装的,说个谎只是换个词语,或者词语和词语之间换个位置这么简单。
而在语言背后,通过面部表情,通过肢体动作透露出来的情绪,就比较难伪装了。
毕竟,情绪管理这件事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去控制你的身体伪装情绪了。
所以面对面的沟通,我们除了语言交换信息以外,还能通过听觉、视觉去感受对方的情绪,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进行沟通。
当然,能够接受到情绪,自然就能理解对方的情绪,从而产生共情,而共情是增进双方关系的快车道。
但是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从信件和电话,从电话到邮件,从邮件到各种社交软件,人们沟通的方式一点点在被改变。
这种改变,因为科技的限制,让我们越来越追求信息的准确性,而忽略了情感的流通,比如电报,当文字越少,自然里面带着的情绪就越少。
从电报到声音,声音的音调变化开始可以承载更多的情绪了,但是依然非常有限。
而邮件则是电报的升级版,虽然文字的多样性可以容纳我们更多的情绪表达,但是语言的表达能力终究有限,很多通过声音能够表达的情绪,比如撒娇的一个度的问题,你语言的表现力,就远没有声音来的细腻。
再然后类似于微信这样的语音社交软件出现了,它在电话的基础上成本又再次得到了优化,让我们可以几乎无限制的用声音进行沟通,而且异步沟通的设置,让我们可以同时和更多人沟通。
在然后视频电话出现了,我们除了声音,还能看到对方的画面,还可以看到对方脸上的表情,可以去感受到对方更多的情绪。
本来按照科技的发展,未来也许会从视频电话变成真正的虚拟现实社交,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见面,然后像线下一样,完整的感受到对方的全部动作、表情和声音,从而进行真·线下沟通。
但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表情包。
表情包的神奇之处,就是把你线下沟通时对方的情绪进行了玄之又玄的“准确”表达,通过文化共识的方式,让我们通过一张图,几个字,一个动作就可以几乎准确的传达情绪。
而且,线下沟通时,我们是很难去精确描述自己的情绪,从而让对方感受到的,双方都是靠猜,而且不一定猜的对,越是陌生人,越是难以感知到细微的情绪。
而在线沟通里的表情包,不仅仅把那些你平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小情绪给准确描述了,还可以群发,这直接产生了一种结果——我的情绪被看见了。
情绪被看见,是现代人最大的诉求之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上帝已死的时代,精神上的认可,情绪上的表达和接纳,已经成为了每个人内心里的呐喊。
表情包,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对方接收到以后,在回你一个表情包,就产生了一次情绪上的互动,看起来也许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感受到了内心的那种愉悦呢?
在脑神经科学里,情绪的产生分三步,第一步是接受到信息,第二步是根据这些信息产生想象,并通过想象出来的画面产生身体感受,第三步是把这个感受和大脑中的情绪“概念”匹配,匹配上了才会表达出来。
一个人的情绪能否被安放,关键是他这个人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小情绪。
而表达这些乱七八糟,莫名其妙,各种各样的小情绪时,语言总是苍白的,常用汉字3000字,能表达的小情绪真的不多,比如高兴这种情绪,你数来数去就那么几种——振奋、兴奋、开心、微笑等等。
但是表情包的有趣之处,就是通过场景化,把情绪表达的非常非常非常细分,比如半夜肚子饿了看到一盘烧烤,这种开心,纠结,想吃的综合小情绪,你能够语言表达?
而这时候,只要一个表情包,你就能把这个情绪发给你对象,多么完美!
所以,在视频沟通到虚拟现实社交的这条路上,表情包生生开辟出了另一条路,一条和自己的小情绪和解,一条通过小情绪相互沟通的路。
而且这些表情包背后的情绪,同样代表着一代人的概念共识,甚至可以通过表情包来判断,我们是不是一路人。
比如,当你进入家族群的时候,哈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