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到第一部第三节,阅读时间仅为63分钟。别看阅读时间短,有关内容却很多。
这本书是衫山正明的又一部作品,相比较之前的《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本书限定在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这也是南宋灭亡的时期。
有一句话说是“崖山之后无中国”,意思是文化上的中国灭亡了。换句话说是以汉族为本,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国没有了。明代虽然也是汉族王朝,但在文化上跟宋朝不是一个等级(对此可以查一查朱元璋时期的圣旨)。可我认为恰在此时,“崖山之后有中国”,这里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治个体,极端一点说,今天的中国是以崖山之后的中国为框架,不断的填补夯实,所形成的独立自主的国家。
回到这本书当中,今天的重点——杭州城,准确的说是被攻陷的杭州城。这里有一个争议点,蒙古人到底屠城了没有。作者经过了大量的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屠城。这个推理过程是怎样的,篇幅所限不方便描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原书。但是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就是元军来了之后,杭州城的人口是减少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因为已经不是都城了。但要展开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
这个牵扯到古代城市的形成逻辑,和现代城市的形成逻辑。两者差异迥然,古代是以农耕为本,手工业和商业只是农业剩余产品的加工和交换。所以古代城市的形成并不靠工商业,靠的是王权,从皇帝到官吏、贵族,都至少是比老百姓有钱的,哪个地方的有钱人多,老百姓就愿意到哪个地方去,所以京城往往是人口最多的地方。到了现代城市就不是这样了,他是依靠商业贸易积累资本所发展的。其中交通的便利与否是最重要的一环。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河北和河南这两个省,原先的省会城市是保定和开封,后来因为铁路的交叉口没有修到这两个地方,就被石家庄和郑州取代。
那么忽必烈时代还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