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析《舟过安仁》

解析《舟过安仁》

作者: 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11:18 被阅读0次
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诗词译文:在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咦!怎么这样奇怪呢?天也没下雨,为什么这俩孩子竟把伞撑开了呢?哦,难怪他们在天不下雨的情况下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把伞当作了船帆,是想借用风吹伞的力量,促使渔船更好的前进。

2.专家解读 :这首诗浅显易懂,充满情趣。诗人杨万里抓住了生活中有趣的瞬间,把两个活泼可爱、敏捷善思的孩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开头两句既简单明白,又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件,制造出悬念,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也体现出诗人闲适、愉快的心情。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诗人不写对孩童怪异举动而产生的疑问,而是直接描述疑窦顿解的愉悦。恍然大悟得出的结论,实则包含了他认真观察和思考的过程,怪不得这俩孩子在天不下雨的情况下张开了伞,原来是把伞当作船帆,借风力让船向前行驶呢。

      这结论,亦或是好奇的诗人直接向孩子询问之后得出的。对于乐观善思的作者来说,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弄到了满意的答案,知道了孩童们这样做的原因之后,他就一定会哑然失笑。

      杨万里对孩童的稚态做出恰到好处地刻画,起到了点化诗境的效果,使这首《舟过安仁》成为描写童真诗的名篇之一。

3.知识拓展: 杨万里乘舟往安仁方向行驶。那天,大雾弥漫,笼罩了整个天空,大地也像披上了一层薄纱。此时他看见另一艘船也在行驶中,然而,令他疑惑不解的是,船上悠然自得地坐着两个顽皮的孩童,他们并没有划动船桨,而是在小渔船上撑起了一把大伞。这可真是奇怪,天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呢?经过仔细观察,杨万里发现这俩孩子真是思维敏捷,爱动脑筋。他们是把伞当船帆,利用风的力量,让船前进呢!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之后,对孩子充满童真的聪明举动,大加赞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舟过安仁》。诗中字字句句都充满对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对两个可爱的孩子在玩耍中透出的奇思妙想和善于动脑的做法赞赏有加,体现出诗人童心不泯的性格特点。

相关文章

  • 解析《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

  • 舟过安仁

  • 舟过安仁

    张婧钰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曙光。不一会儿,黎明破晓晨雾散尽,湖面上闪出一道长长的光亮,经营、纯净、像月下山涧里的一湾...

  • 舟过安仁

    潺潺的流水声在不远处传来,快了,就快要到了。我们两个好朋友,向河岸撒欢似地奔去。 几只飞鸟从草丛中飞起...

  •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

  • 舟过安仁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舟过安仁

    安仁的风景可真好啊! 一路上山水秀丽,河面上波光粼粼,时不时有撑着篙的小船经过。唐朝诗人顾况曾在此写下“楼台采翠远...

  • 舟过安仁

    诗人杨万里是我国古代的诗人。 一天,他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那时候,天空被白白的雾笼罩着,远看像座白塔;近看,大...

  •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①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

  •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析《舟过安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pr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