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童年的那些事(四)

童年的那些事(四)

作者: 大志商学院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15:45 被阅读0次

我们的那个年代,还是计划经济,能够进得体校是一件很荣光自豪的事。

那时体育还没有走今天的俱乐部形式,市场化。我们训练不但不收费,国家反倒还给补贴,每天记考勤参加训练,刚开始是每天补贴一毛五,后来提高到五毛,如果碰着有比赛任务还会达到两块或五块。那时,父母的工资也才几十块一个月。

童年记忆

除了发放训练补助以外,国家还会给我们发衣服鞋子,而所谓的运动衣运动裤其实也就是秋衣秋裤,鞋子是当时时髦流行的“白网鞋”。只是衣服胸前,裤子屁股口袋和鞋子边上都印有大大的“体委”两字,我整个的小学和初中时代,父母基本没帮我买过秋衣秋裤和鞋子,都是体委给包了。当时那得意样啊,小伙伴们羡慕得眼睛都快出了血。

所以我的整个童年里是不怎么缺零用钱的。但最有趣的是,体委除了发训练补助外,还管发“过河牌”。

年纪长一些的融安人,都知道七八十年代,连接河东河西的交通是靠渡船,今天的“六号公馆”的位置是当时的“车渡码头”,车渡码头往北大概500米的位置是“人渡码头”。

当时摆渡是由“船运社”负责,过河是要收费的,凭“过河牌”上船,其实所谓的“过河牌”也就是一块小小的竹制牌子而已,颈部穿一个小孔,便于绳子穿提。现在想来,一块小竹牌,很容易仿造的,按讲今天的人多复杂的币种都可以仿冒,为什么那时的人就很少听说仿冒“过河牌”的呢,每天过河的人很多,应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当时体委在河西,我家住河东。过河牌价值五分钱。星期天除外,体委每天给我发两块过河牌。记得当时有个师姐的姑姑是船运社负责收费的,我总跟着师姐的屁股尾蒙混过关,不用给牌,然后攒下的过河牌,以两分钱的价格转卖给妈妈厂里的一个姓黄的通讯员叔叔,他家住河西,也是天天要过河上班。呵呵,看来我做“做生意”的基因从那时就开始培养了。

童年记忆

后来渡船改为了浮桥,也一样是收费,我仗着人小脸皮厚,总是哧溜一下就从杠下窜了过去,省得的过河钱,一如既往地换成雪条冰棍去了。

我是刘涌,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希望我的微信公众号,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不同的声音。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可以,请关注我的公众号dzly841

微信

相关文章

  • 童年的那些事(四)

    我们的那个年代,还是计划经济,能够进得体校是一件很荣光自豪的事。 那时体育还没有走今天的俱乐部形式,市场化。我们训...

  • 童年的那些事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度过的。 小时候,我是爸爸妈妈心里的宝贝掌上的明珠,每成长一点都得到父母的呵护...

  • 童年的那些事

    夜,那幽幽的夜,那漫长的夜,那叫人遐想翩翩的夜啊!每当夜澜人静时,总爱想起小时候,想起童年的那些小伙伴们。那段时光...

  • 童年的那些事

    邨夫说: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六一”是忘忧人的节日! 我们这代人是在忧愁和勇敢中长大的...

  • 童年那些事

    昨天村里有事,我借机回了一次老家。中午在一位老哥家里吃饭的时候,听他谈起自己小时候的几件事来。我觉得很有趣味,便写...

  • 童年那些事

    晚上临睡觉了,也不知道怎么了,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事来了。就写出来分享一下吧,如果有可能还想把它写成一个系列叫童年...

  • 童年那些事

    小学时,每天都回家;初中时,一个星期回一次家;高中时,一个月回一次家;大学时,一个学期回一次家;或许以后工作,...

  • 童年那些事

  • 童年那些事

    夜深,心乱。 每当夜深人静时,就会愁绪上心头。 想想曾经的过往,然后去画下来。 以后的日子,可以重温当年的那一天。

  • 童年那些事

    “闭上你的眼睛,想象孩提时能引起你积极情绪的环境。记住你在那个环境中的感觉。想象那里的声音、气味和经历……”刚翻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的那些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rr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