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丨阿里CEO详解双十一
这条给大家讲讲双十一结束后,李翔对阿里巴巴CEO 张勇的专访。
双十一的硝烟还没散完,“得到”的订阅专栏《李翔商业内参》就对阿里巴巴的CEO 张勇进行了一次专访。这次专访回答的问题中,一部分来自李翔,一部分来自《李翔商业内参》的用户,我们今天选五个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跟各位分享。
第一个问题,阿里巴巴怎么看待双十一的数量和质量?每年双十一的成交额都不断刷新记录,关于成交额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CEO 张勇是怎么看待这些的呢?
张勇回答说,双十一的总成交额不能说明一切,它不过是一套评判标准,市场和媒体需要一把衡量的标尺来报道双十一,总成交额就是这样的一把标尺。但是阿里巴巴不只是追求数量,每年双十一的增速也都是放缓的。在张勇看来,双十一不是做一个成交额,也没有一个目标一定要做到多少亿。集团内部早就不考核这些了,而是考核每天的访问人数、每天的用户使用时长、每天来的人当中有多少人参与了互动,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另一套评价标准,来反映出更具象的东西,比如娱乐性、互动性,线上线下的联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等等。今年双十一,阿里巴巴在物流等服务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就是为了用户的体验,这才是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
第二个问题,阿里巴巴内部不考核总成交额,可毕竟双十一是一场运营驱动的活动,阿里的内部是怎么考核运营小二的呢?最简单的考核机制是线性分解,比如一千两百亿的成交额,分成十份,每个人扛120亿的数字,每个人领导的团队再不断地往下分。但张勇说,这是没有意义的。
在张勇看来,小二只是一个泛指,每个人的职能不同,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来考核的。有的是考核转化率,有的考核购买率,有的考核互动性,有的还会考核发红包的质量,最后达到的效果等等。当这些多元的方面最后汇总起来,就不是简单的相加了,而是相乘的效果,发挥的效应更大,这就是阿里运营的理念。
第三个问题:双十一当天,科技股普遍在跌,虽然阿里的跌幅算小的,但也在下跌,张勇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张勇说,CEO如果每天看股价,就会发现做什么决定都是错的。公司股价低,未必有那么糟糕;股价好,公司也未必有那么好,公司还是要创造长期价值的,依然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维持这个理念是很艰难的,但是张勇说,自己每天都在做艰难的决定。因为简单的问题在负责业务的具体团队那就解决了,根本不会到自己面前,自己面对的都是比较有挑战性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而且不决定,团队就没法前进,好在这些决策都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提供参考。
第四个问题,淘宝会不会越来越复杂?现在淘宝的用户越来越多,用户多样化导致需求也复杂起来,张勇的解决方案是:淘宝要“千人千面”。在基础设施之上,要让不同的用户看到不同的淘宝,打开淘宝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当然,用户不是专家,所以产品设计上就要特别注意,不能把产品搞得复杂,流畅的用户体验是产品最需要关注的东西。
第五个问题,如何看待线下的突然爆发?我们知道,今年OPPO和vivo的增长势头很猛,根据市场研究公司赛诺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中,OPPO排名第二,vivo排名第四,而这两家的销售策略都是猛攻线下。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能感觉到,线下在2016年突然火了起来,张勇作为线上销售渠道——淘宝、天猫的掌门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张勇说,线下的火爆只是一个假象,除了手机,OPPO,vivo,很难找到其他例子,线下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小米的雷军说要吸引线下80%的用户,要挖掘线下。张勇说自己不太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小米不是线上做的太好而转投线下,恰恰是做的不够好。在他看来,小米只是把电商当成一个销售通路,却没有把电商作为品牌建设的通路,没有把电商作为用户运营的通路。线上电商即便不能覆盖100%的用户,也可以抵达大多数,所以天猫不是要定位成一个销售平台,而是要定位成其他公司的销售、营销、用户运营、渠道建设一体化的平台。
以上就是这次李翔专访阿里巴巴CEO张勇的部分内容,供您参考。
本文源自:李翔商业内参(专访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
麦肯锡:中国商业环境未来趋势
这条说的是,在未来,中国的商业环境的趋势是什么。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近期发布了一项研究,调研了超过2000多家公司,对中国商业环境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做了分析。麦肯锡报告其实就是试图回答这么一个问题:随着中国逐步成长为先进经济体,中国的商业环境将如何演变?不管是对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本身,都很有参考价值,今天我来跟您说说。
报告先提出,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势在必行的。2015年,中国的GDP增速和就业增速都跌到了25年来最低,企业负债、外汇储备还有股市,都在下跌,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转型势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从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预估来看,若成功转型,到2030年前,劳动生产力每年可以提高1%到8%,家庭收入将新增5万亿美元。而企业要是想在这场转型中把握先机,就应该考虑下面这些变化趋势。
首先,是消费转型。麦肯锡认为,转型并跻身先进经济体的首要条件,是创造和满足中产阶层的需求。目前,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庞大,可是跟先进经济体比,消费水平仅仅是人家中产阶层的5%到20%,提升空间很大。而且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买高端产品,这就要求CEO们必须认清中国消费者的潜力,并领先一步满足他们的需求。满足新兴中产阶级的需求,你就有可能得到机会,脱颖而出。
其次,是数字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麦肯锡的调查显示,中国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电子商务的增长潜力最大。而且,随着中国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公司能否熟练运用社交媒体,也变得日益关键。
第三,是中国正从模仿向创新转变。很多人都在提,要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但麦肯锡认为,事实上中国已经是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了。先别惊讶,中国已经至少在两个领域,引领国际创新浪潮:一个是移动体验,一个是定位系统的应用。举个例子,骑电动的快递小哥,配备着的就是最先进的定位系统。由此可见,在中国,人们已经成功地将传统老派的做事方式,跟最前沿的科技结合了起来。而且中国消费者购买创新产品的意愿,也加快了中国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麦肯锡调查了3500多名中国消费者,明确表示有兴趣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人数是2011年的3倍。
第四,是应该认识到,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财富》杂志列出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有110家公司上榜,数量仅次于美国。虽然其中的80%为国企 ,但是大趋势是,中国的其他领导型的民营企业也一定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竞争中。这就要求跨国公司,有判断中国公司能不能成功走出去的判断力,而判断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战局。如果中国公司很有可能在未来杀入你的本土市场、影响你的消费人群,但你却缺乏对这个形势的判断力,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做好准备,那就很可能在竞争中落败。
报告也给中国公司提出建议,认为中国公司必须与其西方竞争对手一样,关注精益化和自动化。虽然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是企业自动化的水平还很低,使用量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如果能实现自动化,除了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更可以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
以上就是麦肯锡针对中国商业环境演变的分析。在麦肯锡的官网上,这份报告的标题是《通往中国未来的CEO手册》,麦肯锡是希望能帮助全球的高管们在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上运筹决胜,所以如果您想更早地发现机遇,平稳度过现在这个转型期,那不妨找来原文读读,说不定会有新的收获。
本文源自:麦肯锡季刊(McKinsey Quarterly September2016:The CEOguide to China’s future)
新书丨地图不客观,悄悄塑观念
这条给你说的是,看似很精确的地图,真的真实地反应了这个世界了吗?
最近有本新书,叫《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作者是英国地图专家杰里·布罗顿。他就在书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古代那种线条变形、有时还会画上鬼怪的地图,让人能一目了然地确认,那不过是一种想象,那现代高精度的地图也一样,是对世界的抽象呈现,但我们下意识里,会轻信那是对真实世界的精确再现,甚至认为那就是世界本身。
书里说,习惯通过地图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人,会产生某种确定的预期,比如他们看到地图上弯曲的蓝线,就自然地认为那儿会有一条河,然而现实的场景却往往千差万别。又比如,《中国地图》上,一条细小的红线可能表示一条崭新的柏油路,但也可能就是一条土路,甚至是一条干枯的河床。通常的情形则是,道路正在翻修。还有在二战中,坐在作战室里的军官们常常根据地图来确定作战的行军计划,但很多在地图上看着很近、只不过隔着一座山的战场,现实中也许意味着需要两三周才能穿越的艰苦行军。
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和差异呢?
书里说,首先,绘制地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抽象思维能力的体现。不论哪个时代的地图,都是一些浓缩的抽象符号组成的,比如一个点代表一座城镇或村庄,一条线代表一条公路或河流、一块蓝色的面代表海洋。努力去画一幅地图包含了一种冲动,就是真实地呈现这个世界,并通过抽象的符号来认知、把握、掌控世界。这些符号在古代两河文明的泥版上是一些楔形符号、圆圈和三角形,而在现代是根据投影比例原则和配色确定的点、线、面。这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的体现,有些只能用具象思维理解世界的原始部落,就不能理解地图是什么。比如在非洲,有一种多瓦悠人,在他们眼里,地图就是很神奇的东西,他们始终搞不清楚它的原理,也不明白为什么来访的人类学家可以指出村落的位置,却说不出那边任何一个村民的名字。
第二,地图实际上呈现的是人们的观念。人们总是把地图展现为他们所了解或希望看到的那个“世界”,这既是能力的局限,也是想象和理解的局限,比如中世纪的人不可能画出美洲大陆,但却会在远方画上不存在的“约翰祭司王”的领地,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这么设想和理解世界的。
书里说,地图的地理想象总是隐藏着某些观念和思想,这种微妙的心理在现代也仍然存在,比如在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中国似乎位于世界中央;而在以欧洲为中心的地图上,中国大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被挤到了地图的右角而且极端地变了形,仿佛是在世界的尽头相互靠在一起。
第三,地图不但呈现观念,还会塑造观念。比如19世纪的拓荒者们都相信,在北美洲中部存在一个干旱的“美洲大沙漠”,并在地图上明确标示出来,而这又让更多人相信那就是事实,有些人甚至在出发前预先准备好了骆驼,而实际上那是一片肥沃的大平原。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人的技术手段不高所导致的,因为即使是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也同样会被地图塑造,比如关于唐代的历史地图,常常让我们下意识里觉得,那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强盛时代,但实际上所谓盛唐的版图也就仅仅维持了几十年,而且唐代对一些边疆地区的控制力薄弱的事实,也被地图上统一的色块掩盖了。
所以,这本书的作者提醒说,无论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还是主观意识干扰,我们通过地图来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地图并不能客观准确地再现世界。
以上就是这本新书的部分内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作者杰里·布罗顿。
新知|转身就忘反而是优势?
这条给您说一本新书,书名挺有意思,叫《假如你真的是假的》,里边分析了很多日常心理现象,大多数容易被人忽略,但是了解之后又很有用。选两篇文章给您说说。
有一篇说的是,转身就忘不是记性不好,而是一种优势。
很多人都有一转身就忘事的经历,比如一提笔就忘了要写什么,一张嘴就忘了要说什么,这不是健忘症,是人的记忆分工不一样。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记忆”,对信息暂时加工和存储,另外一种是“长时记忆”,长久的长,时间的时,也就是能保留很长时间的记忆。
大脑会把接收到的信息流,切分成一个个片段,把事件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正在发生的”事件,一类是“刚才发生的”事件。大脑会处理“正在发生的”事件,清理掉“刚才发生的”事件。
虽然会转身就忘,但是也减轻了大脑的负担,大脑就变得更活跃,更容易记住重要的信息。
那大脑为什么要把事件分成这两类呢?一方面,因为大脑总是在预测未来发生的事,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这样的切割就把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段当成一个组块来处理,节省了大脑的认知资源。另一方面,切割后的工作记忆在不断更新,人们会更专注当下,少受其他信息干扰。
所以,书里就说,虽然转身就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这样也舍弃了不必要的细节,让生活效率更高。
说完转身就忘,我们再来说另外一篇,天花板的高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一般情况下,房间天花板的高度越高,我们会觉得越自由,越低会觉得越压抑。不过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天花板的高度还能影响我们的思维认知。
研究者做了一个实验,把参加实验的人分成两组,一组在天花板高的房间里,另一组在天花板低的房间里。然后给他们看同一组照片,还要对照片里的东西作出评价。这些照片里的东西都是整体上光滑,但是细节粗糙。结果,高天花板房间的人认为它们很光滑,低天花板房间里的人认为它们很粗糙。
研究者解释说,因为高天花板房间里的人更倾向“自由”,思维模式不受限制,就更容易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而低天花板房间里的人倾向“压抑”,思维模式受到局限,更容易从局部认识事物。
善于利用天花板的高度,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会很有帮助。比如,要开个会,如果目的是为了产生新的创意,那就安排在天花板高的房间。如果目的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那就应该选一个天花板比较低的房间。
天花板高度还可以用在商业方面。比如,注重氛围的咖啡馆,采用露天的设计,即便有天花板也要设计得很高。注重菜品质量的餐厅,就一定要让天花板更低,尽量压缩空间,好让人们把心思放在品尝食物上。
以上就是这本书中比较有意思的两个例子,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本文源自:《假如你真的是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