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被倾听者误解的真相更糟糕的谎言了。
——威廉·詹姆斯,《圣徒性的价值》
很多人认为全球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从而影响了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再也吃不起自己国家的主食。但这是全部的真相吗?大概不是这样的,研究表明之所以会出现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藜麦消费量下降34%并不是因为他们吃不起了,正如一位玻利维亚农学家指出:“1年前,他们只能吃到安第斯山出产的食物。他们别无选择。现在,他们有了选择。他们想要大米、面条、糖果、可乐。他们什么都想要!”
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Michael Wilcox)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比如,‘谢谢你揭示了真相。我不会消费玻利维亚藜麦了,因为这会伤害玻利维亚农民’,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在这个缺少合适背景的故事中,一组片面事实和受到误解的数字被编织在一起,改变了人们对某种食物的喜好和食用它的道德意义。
许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起事件、一件事物或者一项政策,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组事实通常可以得出不止一个真相。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20世纪伟大的政治新闻记者、竞争性真相的使用专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写道:“我们的看法涉及的空间、时间和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观察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说法和我们的想象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其他人的说法成了我们感知到的现实的一部分。由于我们根据感知行动,因此其他人的说法也会影响客观现实。
因为思维模式是指我们关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一组信念、思想和意见。我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以及我们选择的行为。
竞争性真相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的思维模式又决定了我们随后的选择和行动。我们根据我们所相信的真相而投票、购物、工作、合作和斗争。
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故事、背景、吸引力和道德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
竞争性真相在道德上是中性的,这和一支装好子弹的枪或者一盒火柴类似,其使用方式决定了它们的影响。
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真真假假的信息简直是铺天盖地。我们要多去了解操纵这些信息背后的人有什么意图,不能所有信息都全盘接受,当然也不能全盘去否定。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意图,沟通者自然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不过,这种选择可能符合道德,也可能具有欺骗性。沟通者可以传达与客观现实相符的印象,也可以传达故意歪曲现实的印象。
作者列出了三类沟通者:
倡导者(advocate):用竞争性真相营造比较准确的现实印象,以实现建设性目标。
误传者(misinformer):无意中传播歪曲现实的竞争性真相。
误导者(misleader):故意用竞争性真相营造他们知道不正确的现实印象。
以后我们在面对新闻、政客演讲、广告、辩论书籍、脸谱网(Facebook)和社会活动文献中可以根据这些沟通者分类去发现竞争性真相。从而锻炼自己,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的视角去平衡自己的看法,不至于轻易陷进别人的圈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