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玉 金玉,你好,我是素容,我在贵州遵义拜读你的文章.特别赞成文章中的观点,很多时候,真的只需要一点点提前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但我总觉得文章中描绘的彷佛是热恋中的情侣,或许在我的情感历程中,也只有在何先生刚开始热恋的时候,才会在乎他为什么一段时间没有在乎到自己,为什么冷落了自己。看完文章我有两点感触,一是作为女性,建议是更多地丰富自己的闲时生活,找点兴趣爱好,在情感上不要过多地依赖另一半,各自独立,各自成长,未尝不好。二是,我认为的成熟的男女相处,真的是累了就累了吧,无须多言了。各自明白,过了这段忙碌的时间就好,彼此懂得,不用担心冷落了谁,因为对方都懂,用这样“担心” 的时间来多寻思寻思工作方法和效率的问题,工作顺利了,工作上的时间短了,自然有更多的时间去陪小女朋友了。多好。
@曹子喆 子喆,你好,我是素容。我在贵州遵义拜读你的文章。阅读完你的文章我有几点感触。早些时候,我游历了很多国家,看到了那么多古老的建筑,历史悠久,我真的不禁感叹,他们不仅时间久,而且保护的好,而且还继续在发挥作用,比如古堡,比如教堂。想到早几年,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里需要修缮,由于当初是德国人建筑的,我们国家的工程师便请教了德方关于配件的一些问题,得到的回答的,“只需要寻找第几个地下通道的第几块转,抽出后,油纸里就有所需要的配件”,这个故事应该是我的某个亲戚告诉我的,且不说真假,却让我敬佩这些严谨细密周到的外方工程师。
正如你的文中所说的那般,现在的知识太多的,太快了,漏洞百出,却也在一一上市。现在的专家学者,也太快了,大家都热衷于考证,背诵,记忆。辩证思维越来越少。这是令人堪忧的大现象,我们溯源的能力怎么样?我们对知识的辩驳怎么样?社会太快,快得让学者不甘只是个学者,而这,将在未来,甚至正在来的现在付出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