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偶遇曲江艺术博物馆。捧着好奇,躲避燥热,寻觅一处清凉,买票入馆。馆分两展一一基本陈列展和临时专题展。
基本陈列展为中国古代壁画源流展,全面系统的用壁画表现中国绘画发展历史。感受有两点:一是远古人类的画总离不开生产生活,且笔调简单,像小儿的随意涂鸦,奇怪为何会保存几千年,这难道就是历史的偶然性吗?二是绘画总也离不开想象,不论早期的双鹅独角兽图、双猴图,还是唐宋时期的佛祖涅槃图、九天玄女图等等,绘画技艺越来越繁杂、高超、传神,但再写实的画也离不开想象,只有具有想象力的绘画才具有灵气。
临时专题展有建盏和斯洛文尼亚珍宝展。建盏是福建一带制造的喝茶的小瓷杯,颜色大多黑蓝色,内嵌闪着亮片的色彩,像极了孔雀华丽的羽毛,又像夏夜深邃的星空。根据花纹可以分为兔毫、鹧鸪斑、油滴、曜变等,因着制作的粘土含有铁元素,也因烧制过程的技艺。此展同时介绍了建盏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应是在宋朝比较时兴,当时社会风气重文轻武,文人大多注重生活品质。据说宋徽宗赵佶偏爱此物。建盏的黑,是包容万事万物的神秘色彩,乍看平淡无味,却又暗藏各种美丽的釉色,正契合“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禅意。得于自然、归于自然,正是佛教圆通空灵之美,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的最终结合点。斯洛文尼亚珍宝展有一个介绍当地风一土人情的短篇,所谓的珍宝只是当地过去盛产的玻璃制品、瓷器、织品、木鞋、蜂箱版画,还有一个妖怪道具。看来所谓珍宝并非金银宝石,而是具有文化风俗内涵的平常之物。
看完展览,坐在大厅吧台上休憩,一七岁顽童上来搭话,笑容天真憨实。闲话二三,就已熟稔。和小儿拿着手机,对着我乱拍一通,又用软件对我的形象大加丑画,还发朋友圈,两个小儿乐此不疲,笑声朗朗,我佯装微怒,也无济于事,以致不愿离去,应要互加微信。最终走时,还跑得远远的偷拍,甚是顽皮可爱。平常日子,流淌时光里的剪影,留恋细品,想想这种随缘的甜点也是恬淡美味的。估且记之。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 悠闲的夏日午后悠闲的夏日午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