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142704/ea710d836e1a01c2.jpg)
从小到大,我们是听着故事长大的。《赵清遥的作文故事》,是朱煜老师编写的面向小学生的作文故事书,在故事中学会写作,这何尝不是一本“葵花宝典”?我翻看其中一部分,值得推荐给老师和孩子们。
选材很重要。主人公赵清遥是一名和大家同龄的小学生,他就遇到无话可写的困境。于是,他在找材料中,意外发现材料。《材料在哪里》,在生活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写作中生活,在生活中写作。孩子,当你对选材黔驴技穷时,那就走进生活吧。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是材料。
如何状物?邻居李阿姨家的小狗“西瓜”,深受赵清遥的喜爱。在他向同学兴致勃勃的介绍中,《可爱的“西瓜”》跃然纸上。既有可爱的外形,又有有趣的事情。
课堂观察《蚂蚁工坊》,孩子们兴奋坏了。有爬有卧,有说有笑,有玩有乐。这样的场面描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有情景,有感受。
如何写人?家里来了《一个陌生人》,清洗饮水机叔叔的到来,激发赵清遥的好奇心。怎么清洗,他看得一清二楚;关键步骤,他思前想后。
游记,对于孩子们,是难题。全家出游时,赵清遥对一种玩具——《扬州空竹》,念念不忘。它奇特的样子,奇妙的玩法,尽兴的体验,他都一一记录下来。
同一个材料,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见解,你要有《先见之明》,你要有独到之处,在寻常中发现不寻常,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阅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42704/5369f8bb86b282c9.jpg)
学校要接待一批参观团,赵清遥有幸被选为《小解说员》。为了好好表现,回家路上,爸爸当“外校老师”,一路上模拟练习。不但有景物的方位介绍,还有对学校特殊的情感,这真是一篇成功的游记!
“今天的雾可真大呀!”现场小练笔开始。大家都犯了难。老师开了个头,通过对《雾中的大厦》的描写,以无形衬有形,突出雾前后的变化,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同样,《那幅国画》,展现的是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有形的花草石块,衬托出无形无色的溪水”,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审题很关键。“王老师”的作文赏析课,正在教孩子们“明确中心审题法”,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又或是材料作文,《找出关键词》,提纲挈领,就抓住了文章的要害与主旨。
《我的同学》,从小写到大,老题目如何写出新意?在作文赏析课上,孩子们获得写作的法宝。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友谊的认知,都在发生变化。而今天的你,正在用独特的眼光,认识周遭这个世界。
讲故事,教作文。这是朱煜老师的特色作文教学。同样,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写作的你和我。而我,正在探索有效作文教学之路,而你,亲爱的孩子们,正在写作之路上努力向上攀爬!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42704/2cacbf811532fb4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