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保护眼睛,是近几年的事。和已经步入老年有关,假如还可以把五十多视为老年的话。视力逐渐衰退,只好且看且珍惜。和经常使用手机有关,毕竟看手机的频率只多没少。读书改为听书,常常在侧耳倾听的间歇,因被一个精彩的句子打动,才会隆重地回看一眼。
自然光下,短暂地浏览手机上的电子书,对眼睛而言不算负担。灯光下,尤其在很多听书的夜晚,都是调到最低亮度的时候,从手机上察看刚刚朗读过的文字,就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寻宝了。适才闭着的眼睛,难免被手机屏突如其来的亮光,无情地探照。
昨日听《追风筝的人》。之前开头部分听过多次了,重温对于越来越迟钝的思维,就像放了一个假。
哈桑是仆人阿里的儿子,常常陪着小少爷阿米尔玩耍。既要照顾阿米尔的饮食起居,又会在小少爷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哈桑是老爷瓦兹尔的私生子,身份揭秘并非出人意料,作为读者我没有因他悲苦的一生哀伤,只为他高贵的品质赞叹。
心中有光足矣,纵使身在黑暗中。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译者李继宏。(202305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