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给孩子写过很多的信,都是一些寄语,我的反思以及发生的一些趣事。
我问他:“妈妈还继续写信吗?”
孩子回答:“继续呀。”
我说:“如果有一天你出息了,妈妈写的这些东西,就有人看了。成王败寇,就是这个理。”
对于一个文艺青年来说,也许她会想出一本自己的书。《马上写出好文章》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那是化整为零。
想清楚自己写什么,每天输出一点关于这个主题的内容,时间久了,它就成了一本书。
也许我写了1000封信,那么在合适的机会挑选出几百封就可以成一本书了。
写作是我习惯的一个方式,因为如果我不写作,我就没有深度思考。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写作也是我反思的一个方式。
我认同成王败寇。如果你的实践是卓有成效的,你才会成为别人学习的对象。就像陈彧的母亲,谷永青。很多人向她请教如何培养康奈尔大学女儿的?后来她写了《好性格让孩子终身受用》。
当然,出书并非我的终极目标,但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出版,那么,我希望现在的自己能够积累到一定数量的一手素材。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人生特别的短暂,如果一直被“成王败寇”压着,背负着”忍辱负重“的枷锁,你永远欣赏不到过程的美丽。
后来,我把我的心态调整到了“体验”。这也是我写作能坚持到现在的原因。
我把这种体验称作“陪跑”,但是或许人生的态度就是——就算我的结局可能是一个陪跑者,我也要勇敢地跑下去。
因为我不想只是旁观别人的进步和成长,自己却原地踏步。
我想成为自己的记录者和创造者。
”体验之心“在于平和,平和就是好的坏的,都欣然接受。
体验在于过程,体验在于日常的点滴,体验在于”心即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