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幸福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陌生的面孔,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使用价值,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流动人员,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从不同角度展现着社会的风貌和世间的人情冷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虽然不知道谁是这里的江湖老大,但人来车往的幸福里,的确是一个虽然不大却汇聚着各路神仙的真正的江湖。
幸福里有三多,孩子多,老人多,高中生多。每到放学的时候,学生就像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短短几秒就汇成一片人海,熙熙攘攘往小区里涌。于是小区立刻就欢腾起来,说笑的,打闹的,急匆匆赶路的,络绎不绝,一片生机,形成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住在小区的老人主要负责做三件事:一是带孙子遛弯,二是在楼下唠家常,三是捡废品。老人带孩子遛弯的时候,不分时间早晚,只要孙子乐意,他们就随时跟在后面,任由孩子带着音乐的小鞋子吱嘎吱嘎的一直响,直到吵醒午睡的人群。大概是因为知道这种事情说了也没有用,幸福里的左邻右舍一致默认并接受了小孩子不分时间场合的各种兴奋,任由孩子在楼下撒欢。因为知道没人管,幸福里的孩子似乎比其他地方的孩子更快乐,他们疯闹起来的时候,整个幸福里都是他们的欢呼声、喊叫声。
相比,老人坐在楼下唠家常才更考验人的耐心和宽容。老人话家常的时候,操着纯正的各地方言,海阔天空,畅所欲言,嗓门扯到最大,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叫下来陪她聊。白天大多数人都上班了,影响倒不大,对头痛的是晚上,你正准备睡呢,楼下就准时准点地开聊了,在群里说了几次,也没见明显的效果。最绝的是一幢楼总有一家子人,不但擅长聊天,还擅长吵架,一旦吵起架来,歇斯底里,别说整幢楼了,就是整个幸福里,都听得真真切切。
至于在幸福里负责收捡废品的老人,则练就了随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一套本领,谁家有不用的纸箱子酒瓶子一送下楼,他们立刻就两眼放光,手脚麻利的接过去,三下五除二踩平,然后捆扎起来,手法娴熟的像受过专业训练。有好几次,我东西还没送到垃圾箱边上,他们就热情的凑过来接货了,反而弄得我很不好意思。知道老人们拾废品不容易,但凡有箱子往下扔,就一定会把它弄得干干净净,就放在垃圾箱旁边,方便他们去拿。有意思的是:就那么点纸壳子,居然能惹出纠纷。有好几次,楼下传来骂骂咧咧的声音,说是有人把她整理好的纸壳子拿走了,不要脸到家。我伸出头往楼下望望,决定再有空纸箱往下送,一定尽力兼顾到每个人,也尽可能亲自送到他们手中,雨露均沾,不再厚此薄彼。
可别嫌幸福里人杂事多,生活在这里的人,无论大人小孩,还个个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呢。无论是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还是孩子之间的打闹、成人之间的争吵,都带着真切的烟火气,彰显着不从层次的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住久了,你会渐渐喜欢上这个极接地气的生活圈子,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打开门感受生活的各种气息,便觉得家长里短,都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