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效果衡量有如下几个指标:(1)年化收益率,注意区别是否是每年的;(2)最大回撤率,指在选定周期内任意时点往后推,净值下降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3)夏普比率,虽然我没完全理解是什么含义,应该指的是风险指数;(4)年换手率,会影响佣金成本和冲击成本。
量化中常见的问题在于:(1)数据过少;(2)技术错误;(3)理念错误,对收益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把量化等同于对冲或高频交易。
简单谈谈我在股市投资中历史发生过的几点误区,(1)对于标的,不收集足够的数据进行判断。比如某A很会投资,推荐的股票;或者某B有内幕。自己却连最简单的公司经营范围都不知道,在短短观察几天的波动曲线之后,着急买入,尤其是在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非常害怕自己错过一波机会,有种没赚到就是亏了的感觉。看着指数上扬,觉得自己很快就会追赶不上。现在应对标的有起码的理解,对公司有基本的判断。虽然跟着过老师进行投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自己节省了很多时间空间,但不意味着可以无脑买入。(2)技术错误。虽然买对标的了,但卖出时间却很难衡量,之前买入了中国银行,虽然上涨了,但是没有及时抛出,又随着波动的下跌了。感觉自己有种“白买了”,浪费了这段时间的资金成本。技术上对于买入价、卖出价以及持有时间和资金成本,需要最基本的核算和测量。(3)理念错误。股票投资收益多少算高,多少算低?其实对于我这种非专业投资者的小散户来说,20-30%的稳定年化,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但并不是所有标的,都在买入之后可以立马上涨,不再下跌。买入后,我当天经常反复看盘,特别怕下跌,一下跌就在想,哎呀要是买入价更低一点就好了。其实股市的瞬间涨跌是常人根本无法预测的事情,需要以平常心态面对。即使下跌,也应当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也要用“一股没少”的魔咒让自己安稳;即使上涨,也要认清是虚拟收入,卖出之前没有变现。
十年十倍这本书,很多的概念都很生硬,也没有背景解释,在理解和操作上感觉都非常困难。但是培养了自己的阅读习惯。现在只要没有完成读书笔记和阅读进度,都觉得浑身不舒服。书中还是有一些看得懂的观点,能带来一些不错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