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 引子 ——
网上有人这样调侃读《乌合之众》的人:
“《乌合之众》读过么?你们就是乌合之众!我理性中立客观,我上过大学有知识有文化,那些没大学文凭的小贩、农民工、网吧屌丝、广场舞大妈、朝阳群众等等都统称乌合之众,我和他们可不一样,我高他们一等。”
中国的“读书人”喜欢自带光环,何况这本书的名字本来就很讨喜(该书原名“the crowd”,直译为“群体”,而译者翻译成“乌合之众”)。也恐怕没有哪本书如此直白到光看书名就可猜出内容,猜出作者价值偏向。继而,就可以站在“理论制高点”给他人扣帽子,俯视“愚蠢的人类”。
是这样吗?虽然阅读从来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能带来成就感和优越感,但抛开阅读,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不可能完全与群体相割裂,只要你进入一个群体,你就可能沦为“乌合之众”。不管你是智力超凡的人,还是凡夫俗子,“在涉及信仰、政治观点、道德评价、个人爱憎这些近乎纯粹感性表达的领域中,最杰出的才智之士也不见得就比一个凡夫俗子更高明”。
那这周我们抛开可悲的自负和卑微的自卑,一起来读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我想,可能多点理性思考、多点有用分享,有自己思想,不盲从、不偏激,这比什么都重要。
该书作者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被称为群体社会中的“马基维利亚”(《君主论》作者);译者戴光年。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作者通过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 01 ——
(一)“群体”概览?
许多人凑在一起,就叫群体,其本身相对于个体而存在,而具有主体性,它之所以能存在,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群体中,每一个人的个性消失;二是他们的感情和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所以我们也称这种群体为心理群体,它能突破空间的限制。
不同心理群体之间有相同点,亦有不同点。共同的特征诸如:
共同特性一:冲动、易变和急躁
在群体中,不管你是谁,何种背景,也不管你的智商高低,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理——集体心理,精神上统一,这与理性或智慧没太多关系,而几乎完全受无意识动机支配。就像婴儿的一些举动(大笑和大哭),你很少能找到具体原因,除了一些生物原因(基因),而只能归结于“神秘原因”,无法言状。“所谓群体,不过是外界刺激因素的奴隶而已。”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它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个人凭借理性和道德有时会克制自己的行为,但群体则缺乏这种能力。他们很容易做出极其残忍的行为,又同时为了某种信仰,不惜血流成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就是文革时期的“红卫兵”群体。
而“易变”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反日游行”的个体,在游行中他们可以冲动到肆无忌惮砸车,但游行结束仍是享受着各种“日货”,日本的电饭锅煮出来的饭还是非常好的,一窝蜂去日本又买电饭锅。当然这个例子不够严谨,这两类人在多大程度上有重合值得讨论,但至少可说明“游行”这种挥洒荷尔蒙的行动不可能持久,“游行”中的个体还是得回到他们初始的生活状态中去,若无其他刺激,“游行”的目标不会持久,收复钓鱼岛的口号永远只是口号。
此外,数量就是群体的优势,数量及正义,这让他们强大到认为不存在任何障碍,进而,推倒心理上的障碍,而脱离道德的羁绊,所以也谈不上负罪感,充满暴戾。“法不责众”更是让他们视法律为无物,有恃无恐,引发“多数人暴政”。
特性二:易受暗示与轻信
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存在理性,比如菜市场卖菜时的“讨价还价”与“货比三家”,但个体加入群体后,理性开始当然无存,群体相信“神话”、相信那些不可能存在、不合逻辑、不合情理的事情,陈胜吴广起义中的“鱼肚藏书”就是证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群体通常总是处于一种期待被注意的状态下,他们会在急切中期待着什么,“如同一只被解除了封印的低智商魔灵,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无论这个暗示是什么,只要能够让他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就会欣然接受。
群体一致在等待着被暗示,“养生概念”的兴起也正是迎合了群体这一心理。“养生达人”们没有太多批判能力,他们排斥理性和逻辑。日本地震造成大面积辐射,听说中国海域全被污染,多吃盐就可以防止辐射,所以各大超市被抢一空。毫无科学道理的暗示达到了群体的轻信,这种暗示与付出行动之间并不需要找到直接性的关系,被暗示后,在通过群体相互传染,于是就可以付出行动了。
—— 02——
但是,在群体中的原本个体所具有的才智决定要优于群体的智慧,“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了”,那这当中有一个悖论就是: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在加入群体前,他们的初衷是想分享各自的优势和优秀品德,但加入群体后,群体展示出来的确实智力低下与平庸,那为什么原本表现出差别的异质化被同质化吞没,或者说,最初的优秀变为了平庸?为什么会这样?
该问题为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在开章给出了这几点原因:
原因一:本能
“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自然是合理的”。因此,处于群体中的个体更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这种力量让他们得以突破曾经牢固约束一个人的责任感、道德律,甚至是法律,而让最原始的本能得以在群体的“幌子”下肆意表达和宣泄。
这点很好的表现在我国网民身上,那些“键盘侠”在群体中摆脱了自己卑微的想法,而立马感觉到了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强大的组织力量,于是平日遏制的欲望在群体中大量宣泄(对“权贵”的人肉搜索),造成了很多网络暴力事件。
原因二:暗示
陈胜吴广起义时,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其实就是为了制造异常的事件(可以说是迷信)来暗示起义本身的合法或天意。此种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个体在暗示的作用下,丧失了对自己行为辨别的能力,而陷入无意识状态。群体则有着自动放大这种非理性的能力,暗示的作用随着群体的情绪链条的传递,相互感染,会越来越强大。
原因三:传染
这个很好理解,也很常见,比如上文中所谈到的在我国2011年3月发生的“抢盐风波”、2015年6月的“坚持贩卖儿童判死刑”疯狂霸屏,以及2015年12月,咪蒙的《致贱人》《致low逼》中因其偏激暴露的文字而火爆朋友圈,点燃公众情绪。颇具讽刺,任何一种感情和行动,只要不合常理,都会很容易传染开来,被传染了的群体以他们非理性的力量主宰着这个世界,他们尽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有人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的话,他就会变成群体感情的敌对方。
来个简短的总结就是:在群体中,一个有着明确身份、性格的个人已经消失,他融入到群体中后,其思想和感情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成为一个再也不受自己意志控制与支配的玩偶,而即刻发挥原始本能,转为行动的冲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