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今晚的艺术分享人壳壳壳破。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下Cindy Sherman的摄影作品展。分享的内容,除了基本的简介外,我切入的视角是其作品中情绪的传达。边看边推杯换盏~
艺术家简介
Cindy Sherman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1954年出生于新泽西州格伦里奇。20世纪70年代末,雪姨作为“图片一代”(Pictures Generation)艺术家中的一员而成名,被认为是其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现生活和工作于纽约。
作为当代著名摄影师与艺术家,她的作品大多数由自己担任主角,戏剧味道十分浓厚,并形成了化妆自拍的风格。
在来到中国做首展前,她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达拉斯艺术博物馆、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和苏黎世艺术馆的展览等世界知名艺术机构举办了个人回顾展。
展览介绍
展览海报这次展览是Cindy Sherman的中国首展,全景回顾艺术家辛迪·舍曼的艺术创作生涯,呈现128组涵盖艺术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系列的摄影代表作品……,力图梳理艺术家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40余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充分展现其对当代摄影艺术的深远影响。展览将为中国观众带来艺术家于2018年创作的9件全球首展的新作。同时,艺术家还为复星艺术中心二楼展厅特别定制了两幅作品墙纸。(来源:复兴艺术中心展览介绍)
我见
Cindy Sherman雪姨自己是学油画出身后来转投摄影。她既是摄影师又是自己作品的模特、导演、灯光师……这种自我Muse式的呈现,足以见得雪姨的可塑性。与时俱进,她的作品中也运用诸多数码技术的处理,但这次抛开这些,我想聊聊我在现场从这几幅作品中感受到的情绪。诚然,摄影作品的情绪传达有不同的途径,如光线、色彩,不过这次从最直观的人物面部表情来感受这些情绪,并体会情绪的微妙及影响。
情绪真实,有时微小但又有杀伤力。最后,关联到我们每个人。聚焦被工作裹挟的上班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我们常常处于情绪无能的状况,即你不能准确感知和捕捉自己的情绪,而是机械式地自我驱动而有意无意忽视情绪。看这些画面的时候,希望你也能试着在脑海中搭建这样一个场景,你就站在这些作品的面前,你自己就是画中这些人物,并戴着同样的面容,从而去试着“看到”你自己的“情绪”。
如果摄影作品情绪的传达是摄影师的一种自我表达,那么观者的这种情景式代入,也许会是一种自我洞察的途径,也是一种情绪自画像的勾勒。
最后,如果你被这些作品吸引,不妨趁着1月13号展期最后一天,去复兴艺术中心亲眼目睹一番。
祝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我们都能尽最大努力去保持自在如风,又开心喜乐。
来自周六的三个小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