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跟随南大苏州校友团来到一个太湖乡镇-震泽。镇委书记顾全作为这个古镇的代言人给我们一路讲解。让我们深度了解了这个古韵与今风共存、产业与生态共融、把现代全面绿色乡村融为一体的美丽乡镇。
我们首先来到将近100周年的震泽中学。进入大门两边高高梧桐树,一条宽敞大道和左右的建筑,诉说着这个百年古镇学校的历史变迁。30,40年代的老建筑;50 60年代的简朴小屋;90年代瓷砖外墙的教学楼。
最有代表一个是尊经楼,建于1933年,里面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现已成为震中“缔造艰辛”百年春秋的缩影。
另外一个是学校牌楼 “诚檏”为上,左右对联是“乐于英才 蔚为国器”简约古朴。
第二站是王锡阐祠堂,震泽的名片之一。王锡阐,字寅旭,号晓庵,一生钻研历法、天象。曾独立发明计算金星凌日、水星凌日的方法《晓庵新法》(1663年)和《五星行度解》(1673年)二书,为后世天文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008年天空有颗小行星命名为王锡阐。
一路上顾书记介绍了震泽有人才济济:一个高度(篮球飞人——姚明祖籍震泽),二颗星星——杨嘉墀星、王锡阐星,三位院士——杨嘉墀、施敏、汪集旸(毕业于震泽中学)。可谓有高度,广度(空间)深度(博学)。
走到古街,千百年来,震泽茶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我们了解了“四碗茶”在震泽,代表着浓厚的古镇气息。
我们在小河边品尝了当地的熏豆茶:里面有熏青豆,干胡萝卜,熟芝麻,茶清香带有一点咸鲜。四碗茶为熏豆茶,待帝茶,水铺蛋茶,清茶。水铺蛋是招待上门女婿隆重的是四个去壳水煮蛋。说明震泽人古时候就是鱼米之乡,有钱有闲。
我们在和熏豆茶时候困惑没有勺子不知如何吃到里面豆子。一个小窍门:要轻轻敲起茶碗边,把里面的熏豆等内涵全部吃到肚里。
古街里特别路过震泽中学创始人施家的祖宅,还偶遇施家老伯,他很谦虚“祖宗积德”。震泽的古迹名胜景点师俭堂的参观赞叹古时江南蚕桑富家六进屋子,漆器雕刻,门店展示殿堂设计之特别点。
随着讲解,我们了解震泽是太湖的古称,据说太湖叫做震泽是上天陨石坠落在地球砸开了一个大坑,成为太湖。苏州的历史就是开始于太湖流域。震泽的富庶主要来自于蚕丝制作和贸易。
古人很早开始养蚕,“无地不桑,无家不蚕”是震泽绵延千年的传统,看见蚕茧,让人当即就想到了震泽古镇。古镇上就看到几家老字号的蚕丝类店销售真丝产品包括蚕丝被。
当然震泽最有名的桑蚕丝产品企业是太湖雪。里面我们快速了解蚕的寿命只有46天。苏州称蚕蛹为蚕宝宝,养蚕是一个特殊技术;她具有“致富 环保 贡献”寓意。养蚕让震泽历史上成为富庶蚕丝之乡,养蚕需要非常洁净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控制;蚕经历四龄(四次蜕壳)最终三天二夜吐出 1500-1700米的蚕丝而结束生命。所以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就是说的蚕一生奉献。
今天经过科技革新我们可以看到蚕丝有了黄色 绿色和白色;还有黑黑的蚕砂(蚕只食用桑叶故其排泄物非常洁净)可以作为三高降解之新饮品。
我们今天真实体验到了“全面振兴乡村”的样板工程。一声鸣笛后,乘着“江村号”小火车,我们坐着游览5公里的“稻米香径”,一路格桑花开满的乡间小道穿越一排排水杉和小桥流水, 我们领略等好一幅水韵桑田图: 蚕桑学堂、“柴米多”水八仙自然教育中心、“初莲”乡邻中心、“蘇小花”田野餐吧、“五亩田”等特色民宿,举例一个民居可以仰望星空数星星,一个民居在集装箱屋里看月亮。我们人太多让小火车在上桥时候歇火了…… 我们走路继续欣赏水巷小桥、粉墙黛瓦”的田园乡村,也算是美食后的消化运动,而且这个小插曲可以让大家记得旅游的价值。
传统的乡村最大改变,是缘由政府有了一个高起点的规划,合理有效的政策,社会的资本产业融合,震泽的谢家路以及周边其他(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畅游)的乡镇做到了“洁净和宁静加意境”。
“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这个水乡古镇增添了新风采。登上塔台我们听到了流传至今的“遇春卸甲”“周瑜练兵”“张敦怀古”等传闻轶事。
最后我们在太湖雪的会议室里品茗了“桑叶”特色茶;几位会长和顾书记的答谢总结,展望未来合作机会。
“热爱,擅长 被需要”是成功的三要素。今天我们见识到了新一代中国乡村管理者的睿智和激情,有了他们震泽“宜居,宜业 加宜游”- 震泽可以走的有特色有活力;当之无愧成为最美古镇。
夕阳余晖中我们依依不舍离开了美丽的震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