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撒哈拉沙漠中的那些故事,追寻三毛的脚步

读撒哈拉沙漠中的那些故事,追寻三毛的脚步

作者: 双双Lucia | 来源:发表于2019-10-05 12:47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互联网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环境无疑是艰苦而简陋的,太阳像熔化的铁浆,风沙打在脸上生疼。就是这样干涸闭塞的沙漠,三毛这个眷恋沙漠的女子,却固执的想要去看看,把自己毫无保留的交给了这片陌生的天地。

      读三毛的文字,听她讲述与深爱的丈夫荷西在沙漠中的一个个小片段,简单的像在与她直接对话——活泼而充满趣味,正像她在沙漠中的生活。坟场区租来的破旧沙土房简陋不堪,水泥地高低不平,屋顶有一块露出一个大窟窿,邻居调皮的羊总会踩碎屋顶掉屋子里……这一切都难不倒她,她和荷西一起想尽办法设计自己的家,修补屋顶,粉刷墙壁,棺材外板做的家具盖上彩色条纹布,把旧汽车轮胎做成鸟巢沙发,中国棉纸糊成灯罩,沙漠麻布做成的彩色条纹窗帘……虽然有时日子很拮据,但被他们过得有声有色。三毛还会主动创造趣味,告诉荷西粉丝是高山上被冻住的春雨,猪肉干是中药喉片,紫菜包饭是复写纸卷成的……无论日子再苦再难,她对生活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

图片来自互联网

      除了轻松和趣味,《撒哈拉的故事》还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大漠风情和异域文化的画卷,茅里塔尼亚画着符咒的巫术铜牌、被民俗所迫十岁就要出嫁的姑卡、为爱情失去一切的沙仑……但我最喜欢的一篇还是《哑奴》,残忍的沙哈拉威人把抓住的黑人当奴隶,从此世世代代都要受他们奴役,然而出身的低下没有改变哑奴勤劳,善良,懂得感恩的高尚品格,他和家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只住在城外的帐篷里,却把孩子教育得优雅有礼,对施以援手的三毛懂得感激,他们比很多衣冠楚楚的上层人更具人性的光辉。

      这本《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于1976年,是三毛的第一部作品,我想也承载了她生命中太多快乐的时光,因为就在短短三年后,荷西在一次潜水活动中遇难。没有了爱人,流浪也没有了意义,从此,三毛定居台湾,以写作和演讲为生,直至1991年在台北荣民医院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从台北到德国,从西班牙到撒哈拉,三毛将万水千山走遍,得到着也在失去着。五岁时听说三毛,还以为故事书中那个三根头发、四处流浪的小孩长大后变成了女作家;十五岁时读三毛,觉得能去世界各地旅游真幸福,与荷西的爱情又太令人向往;二十五岁时回过头重新看三毛,看到了她人生中无数个幸运和不幸,心灵的豁达与挣扎、坚韧与脆弱,然而撒哈拉的那个荒山之夜,那段与荷西在一起的日子,将永远像梦中的一株橄榄树,恣意生长,充满温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撒哈拉沙漠中的那些故事,追寻三毛的脚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wepctx.html